咏梅杂诗(其九)

茶灶熏炉与笔床,黄昏待月在东厢。

无人知得花清处,影落寒池水亦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茶灶、熏炉和笔床相伴,我在黄昏时分等待月光照进东厢。
这里没有人能理解我身处花香清幽之地,只有月影落在寒冷的池水中,连水也似乎带着香气。

注释

茶灶:烧水煮茶的炉具。
熏炉:用来熏香的炉子。
笔床:放笔墨的桌子,可能指书房。
黄昏:傍晚时分。
东厢:房屋的一侧或偏房。
花清处:花香四溢的地方。
影落:月影落下。
寒池:清凉的池塘。
水亦香:水也仿佛带上了香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清幽生活。开篇“茶灶熏炉与笔床,黄昏待月在东厢”两句,设定了一个文人独处的空间,茶灶和熏炉散发出的烟雾与温暖,伴随着夜色渐浓,作者在东厢等待明月。这里不仅描绘了一幅生活画面,更隐含着对洁净、高雅生活情趣的追求。

“无人知得花清处”一句,则转向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独自享受自然之美的喜悦,以及这种境界不为他人所知的孤高。"花清"二字,既可理解为环境中的花朵清新,也可以比喻诗人的心境清澈。

最后“影落寒池水亦香”一句,通过对月光投射在池水中形成的美丽景象,以及由此带来的清凉香气,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与深刻领悟。这里的"水亦香",既是对视觉以外感官经历的描绘,也强化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独享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00)

张道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从真德秀学。历广州司理参军,景定间为池州佥判,改襄阳府推官。五年卒,年六十四。生平作咏梅诗三百余首

  • 号:实斋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02~1268

相关古诗词

咏梅杂诗(其五)

夜深月透小窗纱,梦到瑶池阿母家。

急遣山僮开户看,不知是雪是梅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咏梅杂诗(其十三)

小小茅茨野老家,不随桃李竞春华。

欲知格韵真孤绝,秃尽千林始一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咏梅杂诗(其十四)

正是天荒地老时,芙蓉憔悴菊离披。

呼童试探溪南路,春到寒梅第几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咏梅杂诗(其四)

风流百世林和靖,洒落三生杨补之。

一自阆风归去后,几回展画又观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