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市歌(其四)

翻得升平调若何,烛香影里醉婆娑。

任教百戏随宜闹,也遣春宵点缀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灯市歌(其四)》描绘了明代灯市的繁华景象与人们欢愉的氛围。诗人凌义渠以细腻的笔触,将灯市的热闹与升平之景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

首句“翻得升平调若何”,开篇即以问句形式,引出对灯市中升平景象的赞叹。这里的“升平”不仅指社会安定,更蕴含着一种和谐与欢乐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一问句,表达了对灯市盛况的由衷赞赏,同时也暗示了这种景象背后的社会稳定与人民的幸福。

接着,“烛香影里醉婆娑”一句,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描绘了一幅烛光摇曳、香气弥漫、人影婆娑的场景。在烛光的映照下,人们仿佛沉浸在一种醉人的氛围之中,无论是动作还是表情都显得格外生动和自由。这里不仅展现了灯市的美丽景色,更通过“醉婆娑”三字,传达出人们在节日中的愉悦心情和放纵姿态。

后两句“任教百戏随宜闹,也遣春宵点缀多”,进一步深化了灯市的热闹与丰富性。诗人在这里使用了“任教”二字,意味着即使各种娱乐活动随心所欲地进行,也不会影响到整体的和谐与秩序。同时,“百戏”一词涵盖了各种表演艺术,从歌舞到杂技,应有尽有,充分展示了灯市的多元文化特色。而“春宵”则点出了时间背景,即灯市活动通常发生在夜晚,人们利用这个时间段尽情享受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与浪漫的元素。

综上所述,《灯市歌(其四)》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不仅展现了明代灯市的繁华与热闹,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人民的幸福生活状态。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民俗画卷,也是对那个时代美好生活的赞美与怀念。

收录诗词(390)

凌义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还舆中有作

不免驰驱苦,恬心与徜徉。

尘因雨后减,日似客程忙。

早映红参白,新条绿渐苍。

常嫌睡欠足,未拟梦家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芳兰怨(其一)

合欢明月讵须论,梦入湘沅乍返魂。

无可篆心香一点,将何寄远泪重痕。

早嫌腕弱宁辞拙,为怯风多许护存。

掷向道傍薪共束,衔恩未敢冒称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芳兰怨(其二)

数枝缄慎过南金,忍遣尘沾与蠹侵。

日落小窗频送眼,天寒翠袖好关心。

初疑幽谷无人问,再虑危芳堕砌深。

口嚼莲须应独苦,衔杯不语到而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滁阳燕亭午憩时与虞素心囧卿谈文

空霭如相逼,层层隐古滁。

煮茶当昼迥,借榻得风徐。

素尚周旋外,文情点画馀。

炎歊殊未歇,恋此待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