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年游宦也迷津,马困长安九陌尘。
都作无成不归去,古来妻嫂笑苏秦。
此诗描绘了一位游宦者三年间在外漂泊,遭遇种种困顿,身处长安却如同迷失在泥沼之中。马匹也被尘土所蒙蔽,反映出旅途的艰辛与心中的迷茫。诗人表达了对无成就无法归家的哀伤,同时借古人的笑谈来比喻自己的处境,流露出一丝自嘲。
沈亚之在这首送别之作中,以深沉的笔触勾勒出游子对家乡的渴望和内心的孤独感。通过对苏秦的提及,他不仅展示了古今共通的情怀,还透露出自己渴望归去却又不得的无奈。
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抒发了游宦者对家庭、故土和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沈亚之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更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和人们共同的情怀。
不详
汉族。工诗善文,唐代文学家。初至长安,曾投韩愈门下,与李贺结交,与杜牧、张祜、徐凝等友善。举不第,贺为歌以送归。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第进士。泾原李汇辟掌书记,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大和初,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召授判官。耆贬官,亚之亦贬南康尉。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兼长诗、文、传奇,曾游韩愈门下,以文才为时人所重,李贺赠诗称为“吴兴才人”
君王多感放东归,从此秦宫不复期。
春景似伤秦丧主,落花如雨泪燕脂。
新创仙亭覆石坛,雕梁峻宇入云端。
岭北啸猿高枕听,湖南山色捲帘看。
自为应仙才,丹砂鍊几回。
山秋梦桂树,月晓忆瑶台。
雨雪依岩避,烟云逐步开。
今朝龙杖去,早晚鹤书来。
金钗沦剑壑,兹地似花台。
油壁何人值,钱塘度曲哀。
翠馀长染柳,香重欲薰梅。
但道行云去,应随魂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