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庞子肃

自为应仙才,丹砂鍊几回。

山秋梦桂树,月晓忆瑶台。

雨雪依岩避,烟云逐步开。

今朝龙杖去,早晚鹤书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我自认为有神仙的才能,修炼丹砂已经历了多少轮回。
秋天在山中梦见了桂花树,拂晓时分想起了仙境瑶台。
雨雪时我依靠山岩躲避,云雾缭绕中一步步前行。
今日手持龙头杖离去,不知何时能收到仙鹤带来的书信。

注释

自:自己。
为:认为。
应:应当。
仙才:神仙般的才能。
丹砂:炼丹所用的矿石。
鍊:炼制。
几回:多次。
山秋:秋天的山。
梦:梦境。
桂树:桂花树,象征高洁。
月晓:拂晓时分。
忆:回忆。
瑶台:传说中的仙境。
雨雪:雨和雪。
依:依靠。
岩:岩石。
避:躲避。
烟云:云雾。
逐步:一步一步。
开:散开。
今朝:今天早晨。
龙杖:象征权力或长寿的龙头手杖。
去:离开。
早晚:早晚之间。
鹤书:仙鹤带来的书信,象征信息或消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仙者的心境与生活状态。开篇“自为应仙才,丹砂鍊几回”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修炼成仙的信心和决心,以及对内丹术的修炼历程。"山秋梦桂树,月晓忆瑶台"则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生活情景,秋夜梦见桂树,清晨思念瑶台,这里的“桂树”和“瑶台”都有仙境的意象,表达了一种超脱凡尘、向往仙界的情怀。

接着,“雨雪依岩避,烟云逐步开”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在恶劣的天气中,诗人寻找庇护之地,而在烟云缭绕中,他又能够自由行走,这种生活状态充满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

最后,“今朝龙杖去,早晚鹤书来”则预示着诗人与仙界之间的联系。"龙杖"往往象征道教中的法器或仙人的神杖,而"鹤书"则可能是指仙侣间的信息传递方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仙界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仙境生活的渴望,展现了一位修道者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精神世界。

收录诗词(27)

沈亚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工诗善文,唐代文学家。初至长安,曾投韩愈门下,与李贺结交,与杜牧、张祜、徐凝等友善。举不第,贺为歌以送归。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第进士。泾原李汇辟掌书记,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大和初,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召授判官。耆贬官,亚之亦贬南康尉。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兼长诗、文、传奇,曾游韩愈门下,以文才为时人所重,李贺赠诗称为“吴兴才人”

  • 字:下贤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781—832

相关古诗词

虎丘山真娘墓

金钗沦剑壑,兹地似花台。

油壁何人值,钱塘度曲哀。

翠馀长染柳,香重欲薰梅。

但道行云去,应随魂梦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荅殷尧藩赠罢泾源记室

劳君辍雅话,听说事疆场。

提笔从征虏,飞书始伏羌。

河流辞马岭,节卧听龙骧。

孤负平生剑,空怜射斗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秦梦诗三首(其二)

泣葬一枝红,生同死不同。

金钿坠芳草,香绣满春风。

旧日闻箫处,高楼当月中。

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宿白马津寄寇立

客思听蛩嗟,秋怀似乱砂。

剑头悬日影,蝇鼻落灯花。

天外归鸿断,漳南别路赊。

闻君同旅舍,几得梦还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