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易宝甫顾亚蘧游杜曲少陵原次韵

不见开元天宝年,胜地犹以诗人传。

诗人陈迹更何许,阅世惟有杜曲田。

秦关梦想昔未涉,频来宁谓非前缘。

五陵佳气久寂寞,今谈形势嫌稍偏。

昆明扬灰曲江涸,荒坰吊古费讨研。

城南水木仅留此,促游晴鸟破晓眠。

忽逢新绿涤愁眼,快如枥马得美鞯。

南山坐对少尘土,平川历历疏清泉。

小桃一株最娟好,皎然独立含春烟。

羁人此兴岂常适,欲去林外还停鞭。

谁云儒冠苦相误,流离恩厚惭身便。

乾坤变态况催迫,犹如百级未造巅。

麻鞋千里复奚补,徒令乡国心魂牵。

乐游古原近突兀,萧萧落日真堪怜。

吁嗟先生饱世难,莫将苦句吟风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杜曲少陵原的游历之感,充满了对历史遗迹的追思与感慨。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也蕴含了对人生、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句“不见开元天宝年,胜地犹以诗人传”,开篇即点明主题,虽已远离盛唐时期,但这片土地仍因历代诗人的足迹而闻名。接着,“诗人陈迹更何许”一句,引出对诗人遗迹的探寻,表达了对过往文化的怀念。随后,“阅世惟有杜曲田”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迁。

“秦关梦想昔未涉,频来宁谓非前缘”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未曾涉足之地的向往,以及多次来访的必然性,暗示了命运的安排。接下来,“五陵佳气久寂寞,今谈形势嫌稍偏”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繁华与现今的衰败,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昆明扬灰曲江涸,荒坰吊古费讨研”描绘了昆明池和曲江的荒废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历史变迁的主题。“城南水木仅留此,促游晴鸟破晓眠”则转向对眼前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忽逢新绿涤愁眼,快如枥马得美鞯”两句,通过新绿的出现,表达了心情的瞬间转变,如同困马得到美鞍,充满生机与喜悦。“南山坐对少尘土,平川历历疏清泉”则进一步渲染了清幽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小桃一株最娟好,皎然独立含春烟”通过对一株小桃树的描写,赋予其高洁与独立的品格,象征着作者内心的纯净与坚韧。“羁人此兴岂常适,欲去林外还停鞭”则表达了作者在美景中的留连忘返,以及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

“谁云儒冠苦相误,流离恩厚惭身便”两句,借对儒学的反思,表达了对个人命运与社会责任的深思。“乾坤变态况催迫,犹如百级未造巅”则揭示了宇宙万物变化无常,人生追求的艰难与紧迫。

最后,“麻鞋千里复奚补,徒令乡国心魂牵”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长途跋涉意义的质疑。“乐游古原近突兀,萧萧落日真堪怜”描绘了夕阳下的古原景象,既美丽又令人怜悯,寓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吁嗟先生饱世难,莫将苦句吟风前”作为结语,表达了对作者饱经世事的同情,同时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应保持乐观与坚韧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自然、人生等多个层面的思考与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516)

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明游董相坟

百五东风寒食过,一抔剩土汉宫邻。

奇冤误世公羊学,古泪寻碑下马人。

椎鲁云仍家守冢,荒唐风咏壁生尘。

胭脂坡底桃花发,不为空祠减却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偕郑叔进游曲江略具陂陀麦苗憔悴不胜荒凉之感叔进诗成次其韵

晴陂暖蝶逐人忙,旧事何堪话盛唐。

白发芳尊春早换,黄门飞鞚土还香。

更谁祓禊临流水,剩有荒枝饱翳桑。

惆怅探花人共到,东风何处杜韦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表兄方剑华农部久参董军去岁言不见用今将赴蜀省其弟和斋刺史相见西安信宿而别赋二诗(其一)赠剑华

难得长安又日边,乱离樽酒一潸然。

愁吟玉垒浮云句,亲见铜驼堕棘年。

黄祖腹中终水石,朱公舟外自湖烟。

春芜十里城南路,肠断荥阳共祭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表兄方剑华农部久参董军去岁言不见用今将赴蜀省其弟和斋刺史相见西安信宿而别赋二诗(其二)寄和斋

使槎虚怅锦江烟,秦蜀云山万叠连。

出死亲朋无定地,浮生仕宦更由天。

政声喜听三巴外,牧圉惭依七校前。

今日升沈何处说,君平帘下问金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