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鸣蝉篇

听鸣蝉。此听悲无极。群嘶玉树里。回噪金门侧。

长风送晚声。清露供朝食。晚风朝露实多宜。

秋日高鸣独见知。轻身蔽数叶。哀鸣抱一枝。

流乱罢还续。酸伤合更离。暂听别人心即断。

才闻客子泪先垂。故乡已超忽。空庭正芜没。

一夕复一朝。坐见凉秋月。河流带地从来崄。

峭路干天不可越。红尘早弊陆生衣。

明镜空悲潘掾发。长安城里帝王州。

鸣钟列鼎自相求。西望渐台临太液。

东瞻甲观距龙楼。说客恒持小冠出。

越使常怀宝剑游。学仙未成便尚主。

寻源不见已封侯。富贵功名本多豫。

繁华轻薄尽无忧。讵念嫖姚嗟木梗。

谁忆田单倦土牛。归去来。青山下。

秋菊离离日堪把。独焚枯鱼宴林野。

终成独校子云书。何如还驱少游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听鸣蝉”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蝉的鸣叫及其引发的复杂情感。诗人将蝉的鸣声与个人的思绪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氛围。

首句“听鸣蝉。此听悲无极。”直接点明主题,蝉鸣声在诗人心中激起了无尽的悲伤。接下来的几句,“群嘶玉树里。回噪金门侧。”描述了蝉鸣的场景,既有在繁茂树木间的喧闹,也有在皇宫附近回响的声响,展现了蝉鸣的广泛存在和深远影响。

“长风送晚声。清露供朝食。”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蝉鸣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长风送来晚间的蝉鸣,清露滋养着它们的朝食,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环与和谐。

“晚风朝露实多宜。秋日高鸣独见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蝉鸣独特魅力的欣赏,尤其是秋天的高鸣,似乎只有蝉能理解其深意。

“轻身蔽数叶。哀鸣抱一枝。”这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蝉以生命,它们在树叶间轻盈跳跃,哀鸣中紧抱一枝,表现了蝉的生命力与坚韧。

“流乱罢还续。酸伤合更离。”蝉鸣的节奏时断时续,如同人生的起伏,酸楚与悲伤交织其中。

“暂听别人心即断。才闻客子泪先垂。”诗人通过听蝉鸣联想到他人的心境,甚至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痛苦,体现了诗人的敏感与共情能力。

“故乡已超忽。空庭正芜没。”这两句表达了远离家乡的孤独感,空荡的庭院象征着内心的荒芜。

“一夕复一朝。坐见凉秋月。”时间的流逝,四季的更迭,都在这凉秋月色中得以体现。

“河流带地从来崄。峭路干天不可越。”诗人以自然景观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与不可逾越。

“红尘早弊陆生衣。明镜空悲潘掾发。”这两句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长安城里帝王州。鸣钟列鼎自相求。”描绘了长安城内权贵们的生活景象,与前文形成对比,凸显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西望渐台临太液。东瞻甲观距龙楼。”这两句继续描绘长安的壮丽景象,同时暗含对权力与地位的反思。

“说客恒持小冠出。越使常怀宝剑游。”诗人通过外交使者和越国使者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关系与个人的无奈。

“学仙未成便尚主。寻源不见已封侯。”这两句表达了对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以及对功名利禄的讽刺。

“富贵功名本多豫。繁华轻薄尽无忧。”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富贵与功名的淡然态度,认为这些不过是短暂的繁华与轻浮。

“讵念嫖姚嗟木梗。谁忆田单倦土牛。”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归去来。青山下。秋菊离离日堪把。”诗人最终选择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慰藉,以秋菊作为寄托。

“独焚枯鱼宴林野。终成独校子云书。”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林野中焚鱼宴饮,以子云(扬雄)的著作作为精神寄托。

“何如还驱少游马。”最后,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自由与回归自然的向往,希望像司马相如那样,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蝉鸣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生机,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社会、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与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收录诗词(28)

卢思道(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联句作诗

共甑分炊水,同铛各煮鱼。

形式: 押[鱼]韵

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

贾谊长沙国,屈平湘水滨。

江南瘴疠地,从来多逐臣。

粤余非巧宦,少小拙谋身。

欲飞无假翼,思鸣不值晨。

如何载笔士,翻作负戈人。

飘飖如木偶,叶置同刍狗。

失路乃西浮,非狂亦东走。

晚岁出函关,方春度京口。

石城临虎据,天津望牛斗。

牛斗盛妖氛,枭獍已成群。

郤超初入暮,王粲始从军。

裹粮楚山际,披甲吴江汶。

吴江一浩荡,楚山何纠纷。

惊波上溅日,乔木下临云。

系越恒资辩,喻蜀几飞文。

鲁连唯救患,吾彦不争勋。

羁游岁月久,归思常搔首。

非关不树萱,岂为无杯酒。

数载辞乡县,三秋别亲友。

壮志后风云,衰鬓先蒲柳。

心绪乱如丝,空怀畴昔时。

昔时游帝里,弱岁逢知己。

旅食南馆中,飞盖西园里。

河间本好书,东平唯爱士。

英辩接天人,清言洞名理。

凤池时寓直,麟阁常游止。

胜地盛宾僚,丽景相携招。

舟泛昆明水,骑指渭津桥。

祓除临灞岸,供帐出东郊。

宜城酝始熟,阳翟曲新调。绕树乌啼夜,ず麦雉飞朝。

细尘梁下落,长袖掌中娇。

欢娱三乐至,怀抱百忧销。

梦想犹如昨,寻思久寂寥。

一朝牵世网,万里逐波潮。

回轮常自转,悬旆不堪摇。

登高视衿带,乡关白云外。

回首望孤城,愁人益不平。

华亭宵鹤唳,幽谷早莺鸣。

断绝心难续,惝恍魂屡惊。

群纪通家好,邹鲁故乡情。

若值南飞雁,时能访希生。

形式: 古风

答杨世子诗

太华五千仞,长河九万里。

山川每蕴玉,人物多君子。

丞相朝所宗,太尉国之纪。

若人惟杰出,济世承馀祉。

趋庭遵教义,博物兼文史。

奇声振宛洛,雅论穷名理。

伊余苦疲病,寂寞罕宾游。

不言驱驷马,于焉访一丘。

缟纻始云赠,胶漆乃相投。

优枕空长想,骖蹇遂无由。

忽此承来翰,华藻殊辉焕。

虽则滥吹嘘,可以蠲忧叹。

怀袖终不灭,掌握方留玩。

和风初应律,山莺已复新。

芳菲徒自好,节物不关人。

劳歌虽有曲,无以报阳春。

形式: 古风

别赠诗

昔我游云阁,及尔谬同官。

高步参师友,长裾接绮纨。

索居方十载,相思劳万端。

不言今夕遇,得尽故人欢。

酒随彭泽至,琴即武城弹。

高斋屏馀热,珍簟宿轻寒。

叶落霜威重,蓂疏月色残。

将归动离恨,弥伤行路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