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六日次陈大云邀饮之作(其三)

江洲何处会群仙,三径斜通五柳前。

土阁旧谙居士宅,石桥新减渡江钱。

蜩催夏至金初奏,荔过端阳色重鲜。

花下一壶须百咏,重来开卷又明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夏日风情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巧妙融合,展现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首联“江洲何处会群仙,三径斜通五柳前”,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江洲之上,仿佛聚集了仙人,而那曲折的小径,似乎通向陶渊明的隐居之所——五柳先生的居所。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着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与追忆。

颔联“土阁旧谙居士宅,石桥新减渡江钱”,进一步展开画面。土阁是旧时居士的住所,石桥则见证了渡江的变迁。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暗示了时代的发展与变化。

颈联“蜩催夏至金初奏,荔过端阳色重鲜”,将季节更替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蝉鸣催促着夏至的到来,金黄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端午节过后,荔枝的鲜红更加鲜艳夺目。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夏日的生机勃勃,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尾联“花下一壶须百咏,重来开卷又明年”,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珍惜。面对花下的美酒,诗人欲吟百首诗以表达心中的喜悦与感慨;期待着再次翻开书卷,迎接新的时光。这不仅是对当下快乐的享受,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与追求。

收录诗词(572)

区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旦县学诸公过访

何处衣冠炫昼明,传呼亦到古松屏。

山居腊候先回暖,麻缕朝来觉渐轻。

揖让相看还旧俗,弦歌试听蔼新声。

观民论学非无暇,问柳寻花却有情。

形式: 七言律诗

元旦和钟海月见寄

出门揩眼见诸峰,岚气新生尚未浓。

晓雨正收三白瑞,阳和应兆一年丰。

侵阶草色从吾好,入座春风与客同。

酒满行窝花满路,寻君虽远不扶筇。

形式: 七言律诗

立春呈白沙先生

礼罢先农鼓角喧,一牛能受几长鞭。

畬田劝动三春首,元旦歌翻十日前。

邻曲家家张乐事,衰迟岁岁幸丰年。

棠阴渐喜民无讼,万户同歌大尹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人日

少谢亲朋缘酒困,又经人日被诗围。

气蒸葱郁山容蔼,花遇晴明玉朵开。

一斗未堪尘简帙,百壶谁共上崔巍。

屏阴日午还高卧,无那东风著意催。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