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泉

竹里清泉竹外溪,隐居浑似浣花西。

年深不问苍龙蛰,夜静常留彩凤栖。

十亩浓阴漙翡翠,一泓寒碧浸玻璃。

有时煮茗诗成处,就向琅玕节下题。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竹泉》由明代诗人陈昌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雅的竹林泉水景象。诗中以“竹里清泉竹外溪”开篇,巧妙地将竹与水结合,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之美。接着,“隐居浑似浣花西”一句,借用了唐代诗人杜甫的“浣花溪”,暗喻此处环境之幽静,如同隐士居住之所,引人遐想。

“年深不问苍龙蛰,夜静常留彩凤栖”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表达了时间的悠长与环境的和谐。苍龙蛰伏象征着岁月的沉淀,彩凤栖息则寓意着美好的生活状态。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竹泉的静谧,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十亩浓阴漙翡翠,一泓寒碧浸玻璃”进一步渲染了竹林的茂密和泉水的清澈,翡翠般的绿意与玻璃般的透明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竹泉的生机与纯净。这样的描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

最后,“有时煮茗诗成处,就向琅玕节下题”点明了诗人的活动场景,即在竹林中煮茶、作诗,将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态度,也暗示了诗歌创作与自然景观之间的紧密联系。

综上所述,《竹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与泉水相映成趣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在此环境中寻求心灵慰藉与创作灵感的生活情趣。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也是诗人情感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55)

陈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悼沈公礼太守

多病休文减带围,一官迢递岭南归。

双鸾赐诰恩犹在,五马行春事已非。

黄菊半篱閒暮雨,紫荆双树自春晖。

从今懒过西州路,只恨平生故旧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江湖胜览

笔床茶灶寄生涯,来往烟波到处家。

帆影拂云过九泽,猿声啼月下三巴。

黄陵庙古多春草,白帝城空有暮鸦。

寂莫不须伤往事,且沽樽酒涴梨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陈佥宪之京

少年通藉向金闺,帝命观风下浙西。

三尺龙阿持绣斧,五花骢马凿霜蹄。

范滂威望人争仰,桓典声华孰与齐。

此日轺车巡已遍,仍陪鸳鹭上丹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云石

谢却红尘懒出山,片云孤石伴身閒。

散堆花径何须砌,深护柴扉不用关。

曾见白羊朝化去,惯看苍狗暮飞还。

此中便是华阳景,谁道华阳隔世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