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正觉所作的《禅人写真求赞(其十三)》。诗人以独特的禅宗视角来描绘一幅看似寻常的人物肖像,却蕴含深意。"谁道物齐,俱亡品题"开篇,暗示画像中的人物并非平凡,超越了一般世俗的评价标准。接下来的"欺唇一鼻直,盖眼两眉低"通过精细的描绘,展现了人物的面部特征,但并非直接赞美外貌,而是寓言般地揭示其内在的坦诚与谦逊。
"大千同入印,三世未分畦"进一步深化了对禅者的理解,将他的心境比作包容万象的大千世界,超越了生死轮回的界限,不拘泥于世俗的分别心。"斫额望之不及,拟心思也还迷"则表达了观者对禅者精神境界的仰望和揣摩,即使试图理解和模仿,仍感到迷惑,这正是禅的高深莫测之处。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富有哲理的语言,赞扬了禅人的内心世界和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超越形骸的美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