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七十八)

深默而耀,至虚而灵。我亡黑白,谁为丹青。

一点落机纽,万缘分化形。

月下水而明洁,云出岫而轻盈。

善应无方果如此,这回随处立门庭。

形式:

翻译

深沉而光芒四射,空灵至极。我失去了黑白,谁来绘制色彩。
一个点触动了机关,万物开始分化成形。
月光下的水面明亮洁净,云朵从山峰间轻盈飘出。
善行顺应无常,结果果然如此,这次我将随时随地设立接纳的门庭。

注释

深默:深沉而不显眼。
耀:光芒四射。
至虚:极其空灵。
灵:灵活,有灵性。
亡:失去。
黑白:指代颜色中的黑与白。
丹青:绘画,这里指代色彩。
一点:关键点。
机纽:机关的关键部分。
万缘:万物的根源或联系。
分化:分离形成。
月下水:月光照亮的水面。
明洁:明亮而洁净。
云出岫:云朵从山峰上升起。
轻盈:轻盈飘逸。
善应:顺应善良。
无方:无定,变化无常。
果:果然。
立门庭:设立接纳的场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正觉所作的《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第七十八首,以禅宗的视角来描绘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诗人首先赞美画像中的主体“深默而耀,至虚而灵”,强调其内在的智慧和空灵之美。接着,他以“我亡黑白,谁为丹青”暗示画中人物超越了世俗的色彩与形象,达到一种超越生死的境界。

“一点落机纽,万缘分化形”进一步揭示了主体内心的洞察力,如同织布机上的关键点,能引发万物的变化。月亮倒映在水中,明亮洁净;云朵从山峰升起,轻盈自在,这些自然景象都被用来衬托画像的超然与宁静。

最后两句“善应无方果如此,这回随处立门庭”表达了对画像主人随缘应变、无所不在的智慧的认可,认为其无论何处都能展现出佛法的门径。整首诗通过禅意的比喻和象征,展现了对禅修者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收录诗词(1298)

释正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九十六)

默默有得,灵灵无依。妙穷出没,照彻离微。

万像齐收一印,三昧遍在群机。

而今恁么相随去,终日如愚不我违。

形式: 押[微]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九九)

静得其根,动应其门。家传从佛祖,机用付儿孙。

凿开浑沌,派发昆崙。

借与烟光成草木,华华叶叶气温温。

形式: 押[元]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二○)

二仪同根,万物一源。

机活静枢之臼,象成玄牝之门。

幽而不昏,湛而若存。

用妙触而出碍,体至虚而无痕。

车辙出门而合度,桃李成蹊而不言。

形式: 押[元]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五)

面目古怪,气宇深清。涧月夜白,松雪寒明。

舜若之身兮谁前谁后,首罗之眼兮不纵不横。

相随来也,流水浮萍。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