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咸阳》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对古代帝王雄图的感慨与反思。
首句“羸马垂鞭气亦豪”,以“羸马”和“垂鞭”形象地描绘出历史的沧桑感,即使马匹瘦弱,马鞭低垂,但其中蕴含的豪情壮志并未消减,暗示了历史人物虽已逝去,但他们的精神与事迹依然激励着后人。
“关门胜迹莽相遭”一句,通过“关门”这一意象,联想到历史上的重要关隘,如函谷关、潼关等,这些地方见证了无数英雄豪杰的兴衰更替,如今虽物是人非,但胜迹犹存,引发人们对过往历史的深思。
“锡来鹑首霸秦缪,会去鸿门兴汉高”两句,分别提到了秦穆公和刘邦这两个关键的历史人物。秦穆公是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而刘邦则是汉朝的开国皇帝。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领袖,以及他们对国家命运的影响。
“三辅依然环帝里,二崤不动表神皋”则将视角转向了地理环境,三辅指的是古代长安周围的三个地区,这里依然是帝都的环绕之地;而二崤则是指崤山,其不动象征着历史的恒久与自然的永恒,与人类的兴衰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少年却在远林下,闲臂角鹰新放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少年在远处的树林中悠闲地放飞猎鹰,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暗含着对历史长河中个人命运的思考。整首诗通过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现在宁静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