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景陵乾明院湖亭

东眺湖波十里平,竹椽疏舍瞰澄瀛。

山花暗落谈经地,水鸟时闻念佛声。

荠树绕天春色晚,綵云垂地夕凉生。

后车官冷曾过此,祗得幽人笑缚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向东远望湖面平静无垠,稀疏的竹屋俯瞰着清澈的海洋。
山中的野花悄然飘落在诵经之地,水边的鸟儿偶尔传来念佛的声音。
春天的荠菜花环绕着天空,傍晚时分凉意从天边的彩云中降临。
过去的官员乘坐的后车曾经过这里,只留下隐士的笑声,嘲笑他们的束缚。

注释

东:向东。
眺:远望。
湖波:湖面。
十里平:平静无垠。
竹椽:稀疏的竹子。
疏舍:竹屋。
瞰:俯瞰。
澄瀛:清澈的海洋。
山花:山中的野花。
暗落:悄然飘落。
谈经地:诵经之地。
念佛声:念佛的声音。
荠树:荠菜花。
绕天:环绕天空。
春色晚:春天傍晚。
綵云:彩云。
垂地:降临。
夕凉:傍晚凉意。
后车:过去的官员乘坐的车辆。
官冷:官员的冷清。
过此:经过这里。
幽人:隐士。
笑缚缨:嘲笑束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湖光山色图景。开篇“东眺湖波十里平”即设定了一个广阔而平静的湖面,湖水如镜般静谧,波澜不兴。紧接着“竹椽疏舍瞰澄瀛”则描绘出一处清幽的居所,竹木掩映之下,简洁的房屋透露出一丝高远与超脱。

诗人随后转向自然景物的描述,“山花暗落谈经地,水鸟时闻念佛声”中,山花轻轻飘落,似乎在这静谧之地进行着庄严肃穆的经文讨论。水鸟的鸣叫则如同念佛的声音,与自然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荠树绕天春色晚,綵云垂地夕凉生”这两句诗,则通过春日晚来的草木生长与暮色降临时云层的变化,表达了季节的流转和自然界的生命力。春意盎然之中夹带着一丝凉意,是时间流逝与自然变迁的体现。

最后两句“后车官冷曾过此,祗得幽人笑缚缨”则由景入情,由古代官员的往事引出诗人的感慨。这里的“幽人”指的是隐居山林之中的人,他们或许会对这份孤寂与自由感到满足,甚至以此自得其乐。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美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刻领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题蜀州修觉寺

蜀嶂纷重沓,祇园隐寂寥。

花供法界雨,江助梵音朝。

海水闻钟下,天风引磬遥。

少陵佳句后,物色付吾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题僧惠升壁

何年飞虎锡,此地锁鹰房。

水入禅心定,花飘供裓香。

高谈犀饰麈,清啜茗成枪。

千骑尝留此,笼纱照屋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题翠樾亭

茂树交轩地不尘,江光野气望中新。

客来鱼鸟皆知乐,梦罢池塘并得春。

烟竹有痕时拂户,风花无意自飘人。

当年幕客今追恨,不共山公岸醉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横山寺

碧山千叠隐招提,净刹岧亭拂彩蜺。

月涧溜琴喧菌阁,雨天云叶晦璇题。

寒销炉篆螟风细,密亚岩烟凤竹低。

病久毗邪真得赏,迷津一滴恋曹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