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厓

组练曾驱锦浪堆,中流弥识济川才。

挥戈不返羲和御,入海空闻薤露哀。

璧月玺浮天上下,鲲溟龙战水潆洄。

扪萝已灭磨厓字,风雨年年长绿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吊厓》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邝露所作,通过“吊厓”这一主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情怀。

首联“组练曾驱锦浪堆,中流弥识济川才”,以“组练”比喻军队装备之精良,“锦浪堆”描绘出壮阔的战争场面,暗示历史上某位英雄人物曾以卓越的才能在战场上力挽狂澜。接着“中流弥识济川才”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位英雄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非凡能力,犹如在湍急的河流中识得渡船之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其在危难之际的决断与智慧。

颔联“挥戈不返羲和御,入海空闻薤露哀”,运用了“挥戈”这一典故,象征着英雄人物在关键时刻的英勇举动,但遗憾的是,这些英勇之举并未能挽回历史的进程。“羲和御”指的是太阳神驾车,这里暗指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不可逆转性。“入海空闻薤露哀”则通过“入海”这一动作,以及“薤露哀”的典故,表达了对英雄逝去的哀悼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英雄虽已离去,但其精神和事迹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颈联“璧月玺浮天上下,鲲溟龙战水潆洄”,运用了“璧月玺”、“鲲溟龙战”等意象,分别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英雄的战斗。其中,“璧月玺”可能寓指某种珍贵的宝物或权力象征,而“浮天上下”则描绘了这种宝物在历史长河中的流转与变化。“鲲溟龙战”则形象地描绘了历史上的激烈斗争,如同巨龙在深海中搏斗,充满了力量与冲突的元素。

尾联“扪萝已灭磨厓字,风雨年年长绿苔”,通过“扪萝”这一动作,暗示了历史的痕迹和英雄事迹的流传。虽然岁月侵蚀,磨厓上的文字或许已被抹去,但英雄的精神和事迹却如同“风雨年年长绿苔”一般,在后人心中永存,不断生长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了对英雄精神的崇敬与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67)

邝露(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演露堂成为何司寇文玉赋

露华西邸主恩浓,移得巫阳第几峰。

司寇俸钱供鹤米,尚书赐履识僲踪。

东山选胜开棋墅,玉版参禅促箭锋。

闻道圣人新建极,北窗云起半从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冈州重访陶昭辑昭美昆弟

赋才曾许擅机云,五色肝肠绝世氛。

芳草绿时频寄梦,菊花黄后又寻君。

开樽独剪尧年韭,怀古同探禹穴文。

归去层城隔明月,岸松烟艇对秋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过冯槐门话旧

先朝遗事老冯唐,白发移家寄上方。

看竹每过留客井,种松偏近读书床。

鼎湖云去金瓯缺,瑶砌秋归玉树伤。

今雨昔盐俱是梦,几宵禅月照空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孤愤篇

谁握兵符驻六军,桥山龙去诀浮云。

鲁连一笑无秦帝,燕鼎重归有乐君。

南蔡真人初建极,玉门飞将独空群。

闻鸡试问烹雌妇,十载牛衣望紫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