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孤愤篇》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邝露所作。诗中以“谁握兵符驻六军”开篇,描绘了一幅风云变幻、权力更迭的历史画卷。接着,“桥山龙去诀浮云”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展现了历史人物的离去如同龙腾云霄,留下深远的影响。
“鲁连一笑无秦帝,燕鼎重归有乐君。”这两句对比鲜明,鲁连一笑,不为秦帝所动,象征着对权势的不屑;而燕鼎重归,乐君归来,则暗示了历史人物的回归与和平的恢复。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人物的向往和对和平的渴望。
“南蔡真人初建极,玉门飞将独空群。”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历史的视野,南蔡真人的初建极,象征着新秩序的建立;玉门飞将的独空群,则展示了英雄人物的卓绝才能。这些形象的描绘,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深化了主题。
最后,“闻鸡试问烹雌妇,十载牛衣望紫氛。”这两句以生动的细节收尾,通过“闻鸡”这一典故,引出对忠诚与牺牲的思考;“烹雌妇”的隐喻,反映了对权力斗争残酷性的批判;“十载牛衣望紫氛”,则表达了对理想生活和高尚情操的追求。整首诗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