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笙歌送梅禹金

紫夹春衣可曾絮,丝竹西州可曾去?

秋水微波木末亭,秋花半菊吴陵署。

从官迫郁有三年,似汝骄奢留几处?

邀欢托宿故言寒,罢酒更衣几愁曙。

新林小妇寄书来,一种风流许君据。

朝落铅华妾自知,夜拂兰帱君不御。

梅生开书欲长跪,托道留连在山水。

即知游子几曾游,自说美人讵知美。

先时拾翠凌阳池,忆汝吹笙出桃李。

天涯此日龙使君,世上何人沈太史。

已觉丛残姜令非,空惊绰约梅生是。

津途变化裁十年,光响消浮只千里。

潮水长看三往还,交态今谁一生死。

何况青眉并皓齿,美酒销忧只如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汤显祖所作的《吹笙歌送梅禹金》,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与别离之情。诗人首先回忆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如紫夹春衣、丝竹之乐、秋水木末亭、秋花吴陵署,这些细节展现出昔日的繁华与欢乐。接着,诗人感慨时光荏苒,自己被迫离开官场已有三年,而友人的骄奢生活似乎并未改变。

诗人通过“邀欢托宿故言寒”、“罢酒更衣几愁曙”等句,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关切和自己内心的忧虑。友人寄来的书信中,提及风流之事,但诗人深知自己的铅华已去,不再如昔日般光彩照人。梅生的书信中,透露出对山水的留恋,暗示了友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人感叹世事变迁,昔日的繁华已成往事,友情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如同潮水般起落无常。最后,诗人以青眉皓齿的美丽形象,以及美酒消愁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过去美好记忆的回味和对现实状况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

收录诗词(154)

汤显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若士、。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 字:义仍
  • 号:海若
  • 籍贯:清远道
  • 生卒年:1550—1616

相关古诗词

署客曹浪喜

今冬寒多忽作暖,羊脂腊酒青磁碗。

达曙留连歌笑言,莲花漏水今宵短。

点烛侍儿熏绣衾,新绵细帖令人懒。

始怪明星出不低,何来曙鸟啼都满。

疏窗小竹真萧瑟,浅帐寒梅动疏散。

客省经知无印开,祠曹报说添人管。

北阙云霞青鬓疏,南朝烟月归心款。

钟鼓空思长乐宫,江山别筑忘忧馆。

四十头颅君不知,为看年来衣带缓。

形式: 古风 押[旱]韵

榆林老将歌

榆关将军紫花额,自言能拂双枝戟。

登台望虏识风尘,度碛寻营知水脉。

娶妻胡女能胡言,盗马与官多得钱。

石州虽残虏多死,榆林独出兵气全。

顷缘互市边筹假,市马与军非善马。

牵过倒死即须偿,就中更有难言者。

余闲老将学耕耘,后来儿子不能军。

但愿英雄不生虏,兜零无火更何云。

形式: 古风

边市歌

中兴汉水天飞龙,天街月气何雄雄。

已深吉囊占河曲,偏多俺答啸云中。

二十年中俱老死,分头住牧多儿子。

一从先帝许和戎,尽说销兵纵行李。

也知善马不能来,去去金缯可复回?

未愁有虏惊和市,且是无人上敌台。

别有帐中称写契,解诱边人作奸细。

上郡心知虏骑熟,西州眼见孤军缀。

也先种色何纷纭,五千余里瞰胡群。

不说辽边小王子,杀降前后李将军。

形式: 古风

江东歌

三山江上翠崔峨,草绿风烟春气和。

天宫缭绕金陵麓,人家映带秦淮河。

回廊屈曲通晴雨,驰道流离莹月波。

南中富乐风尘少,天下娱游子弟多。

悠悠满目经时岁,忽忽盈怀阻啸歌。

意气周郎三国尽,文情庾信六朝过。

江南丈夫会早夭,春心不饮荡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