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

秋水相看意偶同,有时波浪似因风。

转来芳砌平犹绿,流入花溪慢亦红。

齐物未逢庄叟问,汎槎虚道汉侯通。

西窗忽触寻诗眼,几点青山在雨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秋水》由明代诗人石宝所作,通过对秋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独到见解。

首句“秋水相看意偶同”,开篇即以“秋水”为主题,通过“相看”二字,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仿佛秋水与诗人之间有着某种默契与共鸣。接下来,“有时波浪似因风”,描绘了秋水表面的动态美,波浪随风起舞,既展现了水的灵动,也暗示了自然界中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转来芳砌平犹绿,流入花溪慢亦红”,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秋水的描绘。前一句写秋水经过芳草覆盖的石阶时,依然保持着一片翠绿,表现了水的纯净与生机;后一句则描绘了秋水流入花丛中的溪流,水面泛起淡淡的红色,可能是落日余晖或是水中植物的倒影所致,增添了画面的色彩层次感和诗意。

“齐物未逢庄叟问,汎槎虚道汉侯通”,这两句借用了庄子和汉代名士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思考。庄子的“齐物论”强调万物平等,诗人似乎在寻求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之道,但并未直接找到答案;而“汎槎虚道汉侯通”则可能暗喻了诗人虽未完全领悟自然之理,但在探索过程中有所得,如同汉代名士通过泛舟江河,获得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最后,“西窗忽触寻诗眼,几点青山在雨中”,收尾处,诗人突然在西窗前发现了一幅雨中山景图,这既是自然美景的瞬间捕捉,也是灵感的触发点。几个简简单单的“点”字,不仅描绘了雨中青山的朦胧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与追求。

综上所述,《秋水》一诗通过对秋水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731)

石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国趋庭为杨子题

上国风烟满目青,若为南去又趋庭。

胸中八九吞云梦,海上三千快北溟。

骢府彩衣秋半舞,鹤楼仙笛夜深听。

学诗安用重操几,楚国诸生正执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闻蔡中舍从善南擢

交贫已恨眼中稀,谁遣南云拂子衣。

神马又逢雷雨变,高鸿宁为稻梁肥。

青春行李三千卷,落日孤桐十几徽。

何处别魂销易尽,江郊极目草菲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和丁秀才

西郊日日还芳草,安得丁郎引子来。

云为驻歌犹未散,花如待客故迟开。

百年心赏逢人共,几日东风屈指回。

周鼓汉碑君不见,一番晴雨换新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宜安城晨眺

千载宜安尚故墟,却秦存赵几踌躇。

江山事往惟馀迹,颇牧功成可大书。

从散始怜苏季子,璧完空忆蔺相如。

无人拊髀兴遐叹,羸马西风思有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