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东方千骑拟三河。灯夕试春罗。
想是蟾宫高会,暂留暮雨姮娥。
使君燕喜,王孙赋就,桃叶秋波。
弱柳移来娇舞,落梅换了行歌。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朱敦儒创作的《朝中措》之四。全诗描绘了一场在上元节(即元宵节,今称为元宵节或上元节)的宴会情景,其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描写和深长的情感寄托。
首句“东方千骑拟三河”通过对马匹众多的形象描述,展现出一派盛况。其意不仅在于数量上的雄伟,更蕴含着一种权力与威严的象征意义。这里的“三河”可能指的是古代某地的河流,但在此处主要是为了增强画面感和气氛。
接着,“灯夕试春罗”则是一幅夜晚点灯,试探春意的温馨图景。“灯夕”即晚上点起的灯光,而“春罗”则可能指的是用于装饰或过滤春日阳光的罗网。这句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充满期待的情境。
第三句“想是蟾宫高会,暂留暮雨姮娥”中,“蟾宫高会”直接引用了唐代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名句,意指仙界或神话中的宴会。诗人通过这个意象,将现实的宴会提升到超凡脱俗的层面。而“暂留暮雨姮娥”则是希望美好的时光能够延续,即使是阴雨绵绵,也无碍佳节的欢乐。
接下来的“使君燕喜,王孙赋就,桃叶秋波”描写了宴会上的欢愉场景。这里的“使君燕喜”指的是高官贵族们在宴会上的快乐情绪,而“王孙赋就”则显示出他们才艺横溢,能够即兴赋诗。最后,“桃叶秋波”则是用来形容水面的涟漪,或许是指宴会上酒杯中的倒影,这里借秋天的水面来比喻宴会上的温馨与宁静。
末了两句“弱柳移来娇舞,落梅换了行歌”则描绘了一种柔美的景象。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生姿,而“落梅换了行歌”则表现出诗人希望将眼前的美好时光和自然之声转化为诗歌,以此来传达自己对美好的感受与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场在上元节宴会上的欢乐情景。同时,诗人也借助这些形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希望这种美好的时刻能够持续下去的情感。
不详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担花。把住都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
飘然携去,旗亭问酒,萧寺寻茶。恰似黄鹂无定,不知飞到谁家?
新来省悟一生痴。寻觅上天梯。
抛失眼前活计,踏翻暗里危机。
莫言就错,真须悔过,休更迟疑。
要识天苏陀味,元来只是黄齑。
胸中尘土久无奇。今夕借清辉。
歌纵群英诸彦,舞狂蕙带荷衣。
鸳鸯湖上,波平岸远,酒酽鱼肥。
好是中秋圆月,分明天下人知。
登临何处自销忧。直北看扬州。
朱雀桥边晚市,石头城下新秋。
昔人何在,悲凉故国,寂寞潮头。
个是一场春梦,长江不住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