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渔村图

黄叶江南何处村,渔翁三两坐槐根。

隔溪相就一烟棹,老妪具炊双瓦盆。

霜前渔官未竭泽,蟹中抱黄鲤肪白。

已烹甘瓠当晨餐,更撷寒蔬共萑席。

垂竿何人无意来,晚风落叶何毰毸。

了无得失动微念,况有兴亡生远哀。

忆昔采芝有园绮,犹被留侯迫之起。

莫将名姓落人间,随此横图卷秋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虞集所作的《题渔村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江南渔村景象。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村的生活场景和人物情感,充满了田园诗意。

首句“黄叶江南何处村”,以黄叶点明季节,暗示秋天的萧瑟,引出江南的村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渔翁三两坐槐根”描绘了渔翁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他们坐在槐树下,与自然和谐共处,构成一幅宁静的画面。

“隔溪相就一烟棹,老妪具炊双瓦盆”进一步展示了渔村的生活细节,溪边的船只与炊烟,以及老妇人在准备早餐的情景,都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渔村的日常温馨。

“霜前渔官未竭泽,蟹中抱黄鲤肪白”则通过渔官和螃蟹、鲤鱼的描写,展现了渔村的自然生态和丰富的渔业资源,同时也暗示了渔民们对自然的敬畏和依赖。

“已烹甘瓠当晨餐,更撷寒蔬共萑席”描述了渔民们简单而满足的早餐,以及他们共享寒蔬的场景,体现了渔村生活的朴素与和谐。

“垂竿何人无意来,晚风落叶何毰毸”通过垂钓者和晚风落叶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渔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了无得失动微念,况有兴亡生远哀”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在渔村生活中,人们能够放下得失,远离忧愁,享受当下。

最后,“忆昔采芝有园绮,犹被留侯迫之起。莫将名姓落人间,随此横图卷秋水。”诗人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告诫世人不要让名声束缚自己,应该像渔村中的生活一样,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渔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题韩干画马

韩生观马十二闲,时写一二传人间。

坡翁尝来伯时宅,见此遗迹开衰颜。

前行如云尘不动,后者追风绝飞鞚。

昔人能事已可能,始觉赏识非虚讽。

昔观秘府韩绝少,得见龙眠已惊倒。

使人读诗如见画,人中岂复生坡老。

五云之中天上奇,代产名驹天子骑。

神明尚令后古见,莫叹韩生非画师。

形式: 古风

题秦虢二夫人承召游华清宫图

贵人并鞚如轻鸿,承恩驰入华清宫。

道途先不止行客,策蹇奔趋乌帽风。

奚囊堕地何足拾,岂有篇章浪相及。

画史当时妙墨传,光彩流动狂情急。

君不见白头拾遗徒步归,明眸皓齿事皆非。

朝天泥滑袖封事,高阁雨馀宫漏稀。

形式: 古风

玉隆宫所藏宋乾道宸翰云壑二字

昔者云归壑,天章自九重。

日华常映凤,山气尽成龙。

俯仰遗陈迹,高深俨德容。

飘然化春雨,结想在高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寄三衢守马九皋

闻道三衢守,年丰郡事稀。

诗成花覆帽,酒列锦成围。

鹤发明春雪,貂裘对夕晖。

扁舟应载客,閒听洞箫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