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韩干画马

韩生观马十二闲,时写一二传人间。

坡翁尝来伯时宅,见此遗迹开衰颜。

前行如云尘不动,后者追风绝飞鞚。

昔人能事已可能,始觉赏识非虚讽。

昔观秘府韩绝少,得见龙眠已惊倒。

使人读诗如见画,人中岂复生坡老。

五云之中天上奇,代产名驹天子骑。

神明尚令后古见,莫叹韩生非画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虞集的《题韩干画马》,是对唐代著名画家韩干作品的赞美与欣赏。诗中描绘了韩干画马的高超技艺,以及其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首先,诗中提到韩干画马十二闲,即十二种不同的马姿,他将这些生动的马姿描绘出来,并且有时会将这些画作流传于人间。这种艺术创作的广泛传播,使得韩干的画作能够触达更多的人群。

接着,诗中提到宋代文学家苏轼(坡翁)曾到过画家李公麟(伯时)的住所,见到韩干的画作后,他的愁容为之舒展。这说明韩干的画作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能够触动人心,甚至改变人的精神状态。

诗中还描述了韩干画中的马,无论是前蹄如云,尘土不沾,还是后蹄追风,绝尘而去,都展现了马的动态美和力量感。这种生动的描绘,让人仿佛能看到真实的马在眼前奔跑。

虞集认为,韩干的画作不仅展现了马的形态,更体现了马的精神,这种艺术表现力是值得赞赏的。他感叹于韩干画作的影响力,甚至认为在韩干之后,再难有苏轼这样的文人能与之相匹配,可见他对韩干画作的高度评价。

最后,诗中提到韩干画中的马,如同天上降下的神驹,是帝王所骑的神骏。这种神驹不仅在韩干的时代存在,甚至在后世也能被人们看到,显示了韩干画作的非凡魅力和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题韩干画马》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韩干画作的赞美和对其艺术成就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判断。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题秦虢二夫人承召游华清宫图

贵人并鞚如轻鸿,承恩驰入华清宫。

道途先不止行客,策蹇奔趋乌帽风。

奚囊堕地何足拾,岂有篇章浪相及。

画史当时妙墨传,光彩流动狂情急。

君不见白头拾遗徒步归,明眸皓齿事皆非。

朝天泥滑袖封事,高阁雨馀宫漏稀。

形式: 古风

玉隆宫所藏宋乾道宸翰云壑二字

昔者云归壑,天章自九重。

日华常映凤,山气尽成龙。

俯仰遗陈迹,高深俨德容。

飘然化春雨,结想在高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寄三衢守马九皋

闻道三衢守,年丰郡事稀。

诗成花覆帽,酒列锦成围。

鹤发明春雪,貂裘对夕晖。

扁舟应载客,閒听洞箫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寄题汪道士草亭

飞白妙娉婷,新题照草亭。

仙遗相鹤法,客借换鹅经。

雾雨归悬黍,风云护茯苓。

遥知春昼永,深坐养《黄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