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

一绡香暖看灯衣。领珠襟翠争辉。

金球斜亸雪梅枝。著带都宜。

桃艳妆成醉脸,柳娇移上歌眉。一轮蟾玉堕花西。

携手同归。

形式: 词牌: 画堂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私家园林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光下的温馨与美好。

"一绡香暖看灯衣",开篇即刻画出一个室内的温馨场景,一缕香气弥漫,人们围坐着观看或穿戴着精致的灯前衣物,这个细节传递了春日里人們享受闲适时光的情趣。

"领珠襟翠争辉",随后诗人的视角转向室外,描绘了一幅珍珠装饰的服饰与翠绿色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画面。这里的“翠”字可能指的是树木或花卉,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

"金球斜亸雪梅枝",这一句中,“金球”可能是指某种装饰或灯笼,它与雪白的梅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独特的视觉效果。这里的“斜亸”形容了光线与物体之间柔和而细腻的关系。

"著带都宜",诗人提到衣带,这里可能暗示着春日里人们更换装束,以适应当季的气候和时尚。

"桃艳妆成醉脸,柳娇移上歌眉",这一联描写了女性在春光中的美丽。桃红色的妆容与微醺的脸庞,搭配着细长柳枝形状的修眉,这些都是古代女性美的标志。

"一轮蟾玉堕花西",这里诗人可能借助了月亮(蟾玉)的意象来描绘春夜的宁静与美好。月光洒落在盛开的花丛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丽景致。

"携手同归",尾句则流露出一股温馨的情感,人们在这美好的春日里,携手共享这一刻的宁静与幸福,一同返回到他们的私密空间。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美丽的春日园林中。它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展现了人间的情感交流与生活情趣,是一首富有情调且极具画面感的诗作。

收录诗词(209)

许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枕父。海盐人(今属浙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嘉熙中(公元1239年左右)隐于秦溪,筑小庄于溪北,植梅于屋之四檐,号曰梅屋。四壁储书数千卷,中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

  • 号:梅屋
  • 生卒年:?~1249

相关古诗词

添声杨柳枝

冷迫春宵一半床。懒熏香。不如屏里画鸳鸯。

永成双。重叠衾罗犹未暖。红烛短。

明朝春雨足池塘。落花忙。

形式: 词牌: 添声杨柳枝

相见欢

绣围春水锦笼山。冶游天。可惜连朝中酒、怯秋千。

妆楼暖。朱帘卷。燕斜穿。冲落两三花片、镜台边。

形式: 词牌: 相见欢

琴调相思引

组绣盈箱锦满机。倩谁缝作护花衣。

恐花飞去,无复上芳枝。

已恨远山迷望眼,不须更画远山眉。

正无聊赖,雨外一鸠啼。

形式: 词牌: 相思引

浣溪沙

欲把香缯暖缬裁。玉箱金锁又慵开。

一杯茶罢上春台。

方向柳边揉碧缕,又从花畔并红腮。

不知凝待阿谁来。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