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二十七首(其十)

转丸有馀巧,物莫如蛣蜣。

置身粪壤中,不复知臭香。

儿女苦贫贱,自爱钱满床。

丈夫意见别,胡为死排墙。

人心最灵智,自合知短长。

清浊虽异趣,均堕声利场。

为善与为利,相去争毫芒。

不见舜与蹠,鸡鸣辨存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以昆虫蛣蜣为喻,巧妙地表达了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蛣蜣将自己置于粪壤之中,却能不被臭香所扰,象征着在世俗的诱惑面前保持自我纯净的品质。诗中通过对比贫贱与富足、儿女与丈夫、清廉与贪腐的不同态度和选择,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社会价值观的多样性。

“儿女苦贫贱,自爱钱满床”描绘了家庭成员在贫困中的挣扎与对财富的渴望,反映出物质条件对人的影响。“丈夫意见别,胡为死排墙”则可能暗指男性在社会角色中的不同抉择,以及他们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差异。通过这些对比,诗人探讨了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心最灵智,自合知短长”强调了人类智慧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当能够分辨是非、善恶。然而,“清浊虽异趣,均堕声利场”指出即便在道德观念上有所区别,人们最终往往还是被名利所吸引,陷入世俗的漩涡中。

最后,“为善与为利,相去争毫芒”表达了善行与追求私利之间的细微差别,提醒人们在道德选择上应更加谨慎。而“不见舜与蹠,鸡鸣辨存亡”则通过历史人物舜帝与盗跖的对比,强调了道德行为对于个人乃至社会存亡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人性、道德和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兴二十七首(其十一)

旧籍占东南,相去天一握。

曩闻大瀛海,出缩几蜗角。

欲说耳目隘,欲涉关河邈。

离合自有时,甫见一南北。

逝将摆世事,羽化骑鸾鷟。

朝行过夷门,暮去宿易涿。

三晋多权谋,邹鲁守经学。

人生出与处,相逢饱商榷。

弃捐何足惜,无为误奇璞。

形式: 古风

感兴二十七首(其十四)

南国有美人,纨素閟清艳。

房栊凄冷风,孤缸飐寒燄。

抱琴鼓黄钟,盎盎牛鸣堑。

一弹春岫妍,再鼓秋波滟。

却立步苍茫,嘿嘿有何念。

秋夜不肯明,霜露畏点染。

独宿守空帷,寸抱耿霜剑。

形式: 古风

感兴二十七首(其十五)

石兰媚幽姿,丛生在空谷。

霜雪冻不死,寒碧秋更绿。

结交薇蕨中,畴昔傍人屋。

山行偶见之,采采不盈掬。

岁久未消歇,怀袖自清馥。

我欲写君心,寄以孤生木。

必有非耳人,听此无谱曲。

形式: 古风

感兴二十七首(其十七)

百年特生木,坚骨馀苍干。

弃材偶见收,奇制出野爨。

縆以朱丝弦,猗兰度将半。

相思越关河,安得见此粲。

悲来不成调,清响忽中断。

沈吟卷罗衣,终夕愁零乱。

明月照空庭,盈盈满霄汉。

形式: 古风 押[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