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雪公游千顶纪事十首(其七)

半日不离松雾里,牵藤穿穴各忘疲。

才披破衲瞻新像,旋洗重苔读古碑。

几处茆堂闻蟋蟀,千年石瓮守熊罴。

僧头似雪心无事,手煮黄荠进白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释函可与雪公一同游览千顶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

首句“半日不离松雾里”,描绘了两人在松林中漫步,雾气缭绕的情景,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接着“牵藤穿穴各忘疲”一句,展现了他们在探索自然之美的过程中,忘记了疲劳,全身心地沉浸于这份自然之乐之中。

“才披破衲瞻新像,旋洗重苔读古碑”则进一步展示了他们对历史与文化的尊重与热爱。披上破旧的僧衣,瞻仰新塑的佛像,然后清洗着长满青苔的古碑,阅读其中的历史故事,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也暗示了心灵的净化与提升。

“几处茆堂闻蟋蟀,千年石瓮守熊罴”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声音,如远处茆堂传来的蟋蟀鸣叫,以及千年石瓮中守护的熊罴,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最后,“僧头似雪心无事,手煮黄荠进白糜”描绘了一位老僧的形象,头白如雪,心却平静无波,手持黄荠,煮成白糜,这一场景既体现了僧人的生活简朴,也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超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僧侣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充满了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雪公游千顶纪事十首(其八)

不借仙人九节杖,石桥几度又攀跻。

但随虎迹过岩畔,渐听龙吟隔涧西。

软枣必须亲手摘,老松不过与肩齐。

淹留两日非关主,坐爱屏风近鸟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同雪公游千顶纪事十首(其九)

流溪认得曾游处,更欲搜寻到别峰。

山鬼似嫌黄叶响,洞门都遣黑云封。

龙芽颇觉僧怀苦,羊肚何妨野味浓。

惭愧下贤贤太守,难辞林壑一重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同雪公游千顶纪事十首(其十)

半日浮生閒不得,况连十日遍山扉。

解开药裹包黄栗,斫得藤条下翠薇。

入郭愈怜山水好,逢人多与性情违。

最嫌骢马黄金勒,依旧骑驴独自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立春日

不辞留滞大关东,未必长吹是朔风。

一世心归松雾里,十年春到雪花中。

罗浮消息应非远,粥饭因缘尚未穷。

从此匝天多雨露,晓听雀语动虚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