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

不辞留滞大关东,未必长吹是朔风。

一世心归松雾里,十年春到雪花中。

罗浮消息应非远,粥饭因缘尚未穷。

从此匝天多雨露,晓听雀语动虚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立春日》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描绘了诗人对春天和自然界的深刻感悟。诗中充满了对生命、时间与宇宙和谐共存的哲思。

首联“不辞留滞大关东,未必长吹是朔风。”表达了诗人愿意长久驻足于东方大地,不惧寒冷与滞留,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勇于面对挑战的人生态度。这里的“大关东”可能象征着广阔的天地或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朔风”则代表了外界的艰难与挑战。

颔联“一世心归松雾里,十年春到雪花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自然的亲近与融入。诗人的心灵与松树的雾气、春日的雪花融为一体,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元素人格化,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颈联“罗浮消息应非远,粥饭因缘尚未穷。”提到了罗浮山,一个著名的道教圣地,暗示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向往。同时,通过“粥饭因缘”这一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即无论身处何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才是真正的财富。

尾联“从此匝天多雨露,晓听雀语动虚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清晨的景象,雨露滋润万物,雀鸟的欢鸣唤醒了寂静的天空。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共鸣,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降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旦哭喇嘛二首(其一)

满头白雪眼双青,方丈时时见执经。

四海几回悲鹤梦,一枝今又丧龙庭。

顶门有骨留金字,南塔无人失典型。

见说国王齐下拜,浮图千古镇沧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元旦哭喇嘛二首(其二)

十年吾道塞风秋,葱岭传来恨又稠。

叶是归根看已落,杯当沉海更无浮。

大荒一夜霜俱白,毡帐千群泪并流。

赤县神州心碎尽,更堪洒血极西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苗鍊师雪中入山相访

煮穷塞石难充腹,几受刀圭不驻颜。

开到黄花辞绛阙,携将白发问青山。

渔舟尚可通源水,鹤羽何曾下世间。

最苦十洲多少事,寻閒一宿急须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季三公书来并寄茶

自来不作长安字,一纸惊看寄塞垣。

父子弟兄同友谊,冰霜雨露总君恩。

十年尚忆三山月,七碗还浇五岭魂。

大雁欲飞寒逾好,时时传语慰田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