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宋代米芾之手,名为《句(其一)》。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他的书法成就极高,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在诗文方面也有独到之处。
在这首诗中,米芾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由的向往。首句“清明去郡则得郡”运用了双关手法,“清明”既指季节清明,也暗喻官员清明廉洁的形象;“去郡则得郡”则暗示了官场的复杂多变,去职后可能又会得到新的任命,反映了当时官场的流动性大,仕途不易的现实。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实际上蕴含了诗人对官场世态的深刻洞察和无奈感慨。
次句“安用作业解洗业”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事务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作业”指的是官场的日常工作,“洗业”则是比喻摆脱官场束缚,追求心灵的纯净与自由。整句诗意为:何必劳心于官场的琐事,不如洗净尘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体现了米芾对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视,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渴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巧妙的双关和隐喻,展现了米芾对官场生活的独特见解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体现了他作为艺术家对于生活态度的独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