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说山居(其一)

隐君奕叶为清门,诛茅卜筑岁已深。

池影青苍山堕地,松枝夭矫龙出林。

六月取冰自凿谷,百壶进酒不论金。

阮生熟醉无臧否,今爱遗风杜曲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祖先清白的家族隐藏你,选地筑屋时光已长久。
池塘倒映着青翠山色,松树挺拔如龙跃出林丛。
六月凿冰于山谷,满壶美酒不问价格。
阮籍沉醉无需评价,如今我欣赏这里的遗风,如同杜曲阴凉之地。

注释

奕叶:世代。
清门:清白世家。
诛茅:选择地基。
卜筑:筑屋。
岁已深:时间已久。
池影:池塘倒影。
青苍:青翠。
山堕地:山色倒映。
夭矫:挺拔。
龙出林:如龙腾跃。
六月取冰:凿冰在六月。
自凿谷:从山谷中凿冰。
不论金:不计价。
阮生:阮籍。
熟醉:沉醉。
无臧否:无需评价。
遗风:遗留的风尚。
杜曲阴:杜曲的阴凉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山中生活景象。在第一句“隐君奕叶为清门”中,"隐君"指的是隐居的君子,而"奕叶"则形容树木繁盛,"为清门"表达了隐者通过修筑门第来营造一个清净的环境。第二句“诛茅卜筑岁已深”中的“诛茅卜”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而“岁已深”则说明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这里暗示隐者的生活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第三句“池影青苍山堕地”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色,其中“池影”指的是湖泊中的倒映,“青苍”形容山色的深远,而“山堕地”则是说山脉延伸至大地。第四句“松枝夭矫龙出林”中,“松枝夭矫”描绘了松枝的曲折和生长状态,而“龙出林”则象征着隐者的精神如同龙一般,充满力量。

第五句“六月取冰自凿谷”表现了在炎热的六月份,隐者亲手从山谷中凿取自然生成的冰块,这不仅展示了生活的艰苦,也反映出对纯净生活的追求。紧接着的“百壶进酒不论金”表明即便是豪华的宴席,隐者也不计较金钱,只愿以简单之物享受生活。

最后两句“阮生熟醉无臧否,今爱遗风杜曲阴”则写出了隐者的饮酒作乐,并对过去某种美好的情感或习俗产生了怀念。这里的“阮生”可能指的是隐者本人,“熟醉”说明他喝得酩酣大醉,而“无臧否”意味着没有任何的烦恼和忧虑。而“今爱遗风杜曲阴”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杜曲阴"可能是隐者居住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在逍遥的山中隐逸生活,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种桃

西郊移桃园散植,东风一吹高数尺。

开花满树乱蔫绵,结实压枝杂红碧。

初年采摘不知几,三年花稀实少得。

阴虫食根胶自流,今岁春馀愁寂历。

须知花多必易朽,人间颜色安能久。

寒松森严少媚妩,回视众木尔何有。

不作群花十日红,欲献主人千岁寿。

形式: 古风

种菜

同墙茅屋东,有地十亩馀。

蒿蓬杂毒草,壅闇恶木俱。

岁久人迹绝,乱穴狐虺居。

今晨杖藜出,顾步良踌躇。

默嗟咫尺间,荒秽侵吾庐。

散米饭群仆,操具亟剪锄。

攘剔先丛棘,斩伐多高樗。

乘湿束故急,积供爨我厨。

耕土如蒸面,治畦将种蔬。

时雨近沾洽,膏脉涵如酥。

问邻地所宜,嘉种愿乞诸。

异有出戎夷,远或传蜀吴。

根移甘或辛,色剖玄或朱。

芜菁饭之半,布艺广数区。

牙甲助芬味,琐细不可无。

霜降百物肃,禦冬必此须。

居贫寡营办,亲宾间招呼。

盘飧多造次,粗粝鲜毳腴。

收藏资举箸,率野真腐儒。

澹薄味可久,万钱非我图。

樊迟请学圃,予今老为模。

但愧公仪休,拔葵谢园夫。

形式: 古风

种罂粟

前年阳亢骄,旱日赤如血。

万里随羽书,挥鞭无留辙。

炎毒乘我虚,两岁苦病暍。

遇夏火气高,烦蒸不可活。

饱闻食罂粟,能涤胃中热。

问邻乞嘉种,欲往愧屑屑。

适蒙故人惠,筠箧裹山叶。

堂下开新畦,布艺自区别。

经春甲未坼,边冷伤晚雪。

清和气忽动,地面龟兆裂。

含滋竞出土,新绿如短发。

常虑蒿莠生,锄薙不敢阙。

时雨近沾足,乘凌争秀发。

开花如芙蕖,红白两妍洁。

纷纷金蕊落,稍稍青莲结。

玉粒渐满房,露下期采折。

攻疾虽未知,适愿已自悦。

呼童问山鼎,芳乳将可设。

形式: 古风

美原县北轩

渊明昔遁世,北窗朝脱巾。

清风一披拂,自谓羲皇人。

冥冥孤鸿姿,真与浮云亲。

寂寞千载后,遐躅空遗尘。

嗟予敢言勇,斗禄徒为贫。

形骸强包束,种种秋毛新。

朅来渭水阴,讼简民风淳。

因喜纵懒僻,凿牖开星辰。

吏散鸟下阶,清谈可娱宾。

归去终亦赋,聊此蟠穷鳞。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