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村烟城树远依依,解指青溪与翠微。
风送白鱼争入市,江过黄鹄渐多矶。
家从久念方惊别,地喜初来也似归。
近日江南新涝后,稻虾难比往年肥。
这首明代诗人钟惺的《江行俳体十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宁静画面。首句“村烟城树远依依”,通过轻烟袅袅的村落和远处的城市树影,展现出一种恬静而遥远的景象。"解指青溪与翠微"则进一步点出诗人沿着青溪前行,欣赏着翠绿的山色,流露出对自然的喜爱和融入。
颔联“风送白鱼争入市,江过黄鹄渐多矶”生动描绘了江边的市集热闹和自然生态,白鱼随风入市,黄鹄掠过江面,增添了生活的烟火气和生机。这两句富有动态感,展现了江边的繁忙与和谐。
颈联“家从久念方惊别,地喜初来也似归”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深思念,初次来到此地却感到亲切如归,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对新环境的接纳。
尾联“近日江南新涝后,稻虾难比往年肥”揭示了江南地区近期的自然灾害——涝灾,使得稻田和虾类的生长不如往年丰盛,寓含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大自然变化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致,融合了诗人的情感体验,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情之暖,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
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
望远写秋江,秋意无起止。
何曾见寸波,竟纸皆秋水。
烟中过寒山,江净翻如纸。
空色有无间,身在秋江里。
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一线天高不可升,穿云深处有梯登。
猿惊难上回山木,鸟骇迟飞落野藤。
行客携筇常起伏,山僧着屐每凌兢。
后阶先幸奇松护,独立能遮最上层。
国耻犹未雪,身危亦自甘。
九原人不返,万壑气长寒。
岂恨藏弓早,终知借剑难。
吾生非壮士,于此发冲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