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慷慨激昂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理想的深深忧虑与忠诚。"敝屣轻天下",形象地比喻了诗人视天下为不足挂齿之物,宁愿舍弃个人利益;"销兵忍爱身"则揭示了他为了更大的目标,甚至愿意放弃武力和私情的决心。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众人推举他担当重任,认为必须打破常规,重整君臣秩序的情景。
"哭庙惊风雨"展现了诗人悲痛至极,连天地也为之动容;"班师泣鬼神"则进一步强化了他的情感冲击力,连鬼神也为他的壮志所感动。最后两句"袖中宣禅诏,大笔出何人"暗示了诗人可能在关键时刻,承担起禅让或改革的重大使命,那决定命运的大手出自何人,令人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杨圻作为清末近现代初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历史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