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北游诗五十首选二十四(其二十三)

乱后游畿辅,春深览物华。

英雄皆好武,壮士半无家。

一路生春草,千门闭落花。

寻常开正殿,游女驻香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之后畿辅地区(古代京城附近的地方)的景象。春天深入,万物复苏,但诗人所见并非和平宁静,而是满目疮痍。"英雄皆好武"暗示了战争的影响,而"壮士半无家"则揭示了战乱带来的流离失所。沿途春草丛生,生机盎然,却与"千门闭落花"的荒凉形成对比,显示出城市的凋敝和人们生活的困顿。

"寻常开正殿"描绘了即使在这样的艰难时刻,皇宫依然举行仪式,可能象征着统治者的权势仍在勉强维持。然而,"游女驻香车"则揭示出社会上层的奢华与民间疾苦的鲜明反差,游女们依旧乘坐华丽的马车游玩,未能感受到普通百姓的苦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战乱后畿辅地区的矛盾景象,既有生机与衰败并存,也有权贵与贫民的对照,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杨圻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其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和人民生活状态。

收录诗词(387)

杨圻(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癸丑北游诗五十首选二十四(其二十四)

百战国犹在,凄凉四海春。

草间新岁月,天上旧星辰。

米贵诗无价,天寒酒近人。

渔樵寻不得,相向共迷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流民诗癸丑八月过京口作

蝼蚁知贪生,兵祸不可弭。

夕阳满江头,流民千百徙。

有翁与我语,语止泪不止。

去岁经革命,今岁苦蛇豕。

金陵经百战,负固争凭恃。

壮夫死数万,玉石皆披靡。

妻子走相失,兄弟离桑梓。

留此老筋骨,露宿寒霜里。

两岁三避兵,十室九倾圮。

忍死思一归,存没得审諟。

或者皆归来,室近人亦迩。

入城但空巷,板屋立秋水。

败灶生湿菌,故井一俯视。

屋角耕织具,频年劳十指。

生也谁之恩,死也谁所使。

同尽非所悲,独活将何以。

孤寡众能怜,老耄人所鄙。

少壮可自养,残废将谁倚。

天下皆战垒,安见彼善此。

出门匍匐行,沟壑甘即委。

饥久肠胃痛,气竭但自捶。

西风吹泪面,哀语酸骨髓。

一恸发众哀,千百连声起。

我闻流民哭,伤心不能已。

先朝恤涂炭,九庙一敝屣。

揖让已经年,锋镝犹千里。

谁操同室戈,徒为数人事。

良民百愿虚,始虑宁及此。

失地不得生,得城宁免死。

覆巢卵无完,投鼠器亦毁。

败固非民福,胜亦民何喜。

始知祸福机,无与顺逆理。

战胜祸更深,功高安足齿。

四海多流民,何独江淮是。

后来何以苏,销兵务耒耜。

形式: 古风

题容庵圭塘集此袁世凯隐洹上唱和之作

太白园中桃李开,落花芝盖簇春苔。

眼前湖海元龙气,天外风尘野鹤来。

诗酒微名无乃拙,英雄心事未全灰。

儒冠误尽书生志,合向空山种老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袁抱存寒庐茗话图卷子即西苑流水音千尺雪旧址

天下已定当高歌,诗人不及侯王多。

袁侯一室大如斗,海内清才容收罗。

三山丘壑本奇绝,六百年无诗人迹。

建章前殿雪中开,沁水辋川皆失色。

玉龙呼啸来寒空,古松流水静房拢。

雪前风起春灯乱,雪后烟开月满宫。

梁园俦侣皆诗伯,水上楼台万象出。

雕梁画栋帝王家,冻砚寒窗幽人宅。

主人煮冰凿天河,砂铛竹灶煎松萝。

贪泉狂泉饮者众,试尝此茗当如何。

沧桑话罢呵画笔,瑶林玉树散仙客。

闭门千载见高风,岂如西园记游屐。

我有蘧庐天地开,飘然南极袖诗回。

眼中五岳何曾见,指点人间雪几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