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朱楼深稳可凭栏,万顷波光一目间。
不见惊鸿偏凤髻,空馀天鉴写云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壮丽的画面。"朱楼深稳可凭栏",诗人站在朱红色的高楼之上,感受到楼阁的稳固与安全,仿佛可以倚栏远眺。"万顷波光一目间",展现出广阔无垠的湖面在眼前铺展开来,波光粼粼,令人眼界开阔。
接下来的两句"不见惊鸿偏凤髻,空馀天鉴写云鬟",诗人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湖面比作一面天然的镜子("天鉴"),映照出天空中的云彩("云鬟"),暗示湖水的清澈和天空的美丽。然而,诗人遗憾地表示并未见到如同惊鸿(飞鸟)般美丽的身影,只有那云彩倒映在水中,增添了画面的静态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岳阳楼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传达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人美景色的期待和失落,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淡雅意境和含蓄情感。
不详
学者称致堂先生,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沅澧澬湘此并行,涨流洄薄又东倾。
西南或与天为际,禹贡如何不记名。
祖龙游豫亦荒哉,风折云帆促驾回。
一怒赭山何所损,依然苍翠似蓬莱。
范公才具济川舟,翰墨居然第一流。
每向遗文窥远意,愿言忧乐继前修。
李杜词源广更深,数篇春涨渺云岑。
争如一首修楼记,妙写仁人出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