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上院信

世事由来不可论,波罗忍辱是玄门。

今朝接得龙湖信,立唤沙弥取水焚。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得上院信》出自明代思想家李贽之手。李贽以大胆质疑传统、倡导个性解放而闻名,此诗亦体现了其独特的哲学思考与情感表达。

“世事由来不可论”,开篇即道出了对世间复杂多变、难以评断之事的感慨,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接着,“波罗忍辱是玄门”一句,引用佛教中的“波罗蜜多”(意为到达彼岸)和“忍辱”概念,强调了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应以忍耐与宽容的心态去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暗含着对人生智慧与修行的深刻理解。

“今朝接得龙湖信,立唤沙弥取水焚。”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今日收到了来自龙湖的消息,随即吩咐小和尚去取水,准备进行某种仪式或行动。这里的“取水焚”可能象征着洗涤心灵、净化思绪的过程,或是对某种信念的坚定与实践。整体而言,这句诗既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重视,也暗示了其对于行动与信仰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综观全诗,李贽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世事的超脱态度、对修行智慧的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与行动实践之间关联的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148)

李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 字:宏甫
  • 号:卓吾
  • 籍贯:福建泉州
  • 生卒年:1527~1602

相关古诗词

重来山房赠马伯时

一别山房便十年,亲栽竹筱已参天。

旧时年少惟君在,何处看山不可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古道通三晋

黄河远缀白云间,我欲上天天不难。

三晋谁云通古道,人今惟见太行山。

形式: 七言绝句

中州第一程

程程物色使人羞,同上中原第一楼。

太行虽有摧车路,千载人人到上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咏史(其一)

荆卿原不识燕丹,秪为田光一死难。

慷慨悲歌惟击筑,萧萧易水至今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