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自言

七十年来剩此身,物情阅尽且忻忻。

沧桑幻局棋频换,睡觉黄粱味始真。

大梦主人谁唤醒,小窗日课独评论。

春光不弃贫家屋,草色庭前又一新。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明末诗人倪应征的《七十自言》,以老迈之年回顾一生,饱含哲理与感慨。

首联“七十年来剩此身,物情阅尽且忻忻”,开篇即道出诗人历经七十个春秋,虽已步入晚年,但对世事人情已了然于胸,内心感到一种满足与欣慰。岁月流转,人生百态尽收眼底,诗人却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这是一种超脱与智慧的体现。

颔联“沧桑幻局棋频换,睡觉黄粱味始真”,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幻。世事如棋局,不断更迭,而当人沉睡于世间的浮华与虚妄中时,唯有在清醒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本质与真谛。这里以“黄粱梦”典故,比喻人生短暂,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洞察生活的真实意义。

颈联“大梦主人谁唤醒,小窗日课独评论”,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谁是那个能够唤醒沉睡于大梦中的灵魂?或许只有自己,通过每日的自我反思与学习(“小窗日课”),才能逐渐理解并把握生命的真谛。这里强调了个人的觉醒与自我成长的重要性。

尾联“春光不弃贫家屋,草色庭前又一新”,以自然界的春光不弃贫家屋,草色常绿,象征着生命的永恒与自然的循环。即使身处贫困之中,春天依然会带来生机与希望,草色也总能在庭院前展现出新的面貌。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困境中仍能寻得希望与新生的乐观态度的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我认知以及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充满了哲思与人生的智慧。

收录诗词(5)

倪应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湖中

孤山路转六桥西,片片芙蓉入望低。

夹岸楼船凉拥树,拍空箫鼓夜分堤。

青娥皓齿迎风出,碧渚红莲刺水齐。

十里烟波劳应接,湖光月色共凄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沽酒

认得当垆卓氏家,小桥低屋柳阴遮。

莺啼密树迎风涩,燕蹴香泥掠水斜。

鹦鹉泛来因问月,鹣鹴典去为看花。

酕酶且任东方白,回首桑榆莫浪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却病吟

齑盐饘粥是清缘,火宅焚空不受煎。

枕上黄粱销绿蚁,观中白骨长青莲。

身留蛮触交争国,梦入羲皇极乐天。

五十六年吾事毕,时间贪恋总全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宿蠡口

石尤归棹阻,又宿蓼花边。

野店沽余沥,奚囊数剩钱。

秋山违胜赏,暮雨惜孤眠。

不尽离魂渺,徐州两地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