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除夕》由明代诗人岑徵所作,通过深沉的反思与感慨,描绘了人生的无奈与遗憾。
首联“一生生计总成虚,垂老无闻悔读书”开篇即道出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他感叹自己一生的努力与追求似乎都化为了虚无,临近老年时才后悔年轻时没有更深入地学习和积累知识。这种悔恨之情,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去时光的追悔莫及。
颔联“日月又过三百六,行藏空度五旬馀”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诗人计算着一年中的三百六十天,却发现自己在五十年的生命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空转度过,没有留下什么实质性的成就或贡献。这种对时间的惋惜,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颈联“来时似戏还成梦,往事如棋拚一输”则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过去经历的回顾。诗人将人生比作一场戏,最终却只是梦一场;将往事比作棋局,最终只能接受失败的结果。这种比喻生动地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逆转性,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释然的情感。
尾联“瓜地久荒儿女长,明年春早好教锄”则转向对未来的期待与规划。尽管过去的生活荒废,但诗人的子女已经长大,他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重新开始,努力耕耘,为家庭带来生机。这一句充满了对新生的渴望与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是对前文消极情绪的一种转折和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经历的反思,探讨了时间、生命、遗憾、希望等主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哲思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