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百神斋祭相随遍,寻竹看山亦共行。
明日城西送君去,旧游重到独题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参与百神斋祭的场景,以及他们一起游历山水的亲密情谊。"百神斋祭相随遍,寻竹看山亦共行"两句表明在参与各种宗教仪式和探访自然美景时,他们形影不离。
"明日城西送君去,旧游重到独题名"则预示着即将发生的告别场面。诗人计划第二天在城西为友人送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朋友离开后,将再次踏访曾经共同游历的地方,并留下名字以纪念这段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现实和未来的描绘,流露出浓郁的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张籍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笔触,将友情与自然景观巧妙地融为一体,展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意境和风格。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貂帽垂肩窄皂裘,雪深骑马向西州。
暂时相见还相送,却闭闲门依旧愁。
昔日同游漳水边,如今重说恨绵绵。
天涯相见还离别,客路秋风又几年。
高情自与俗人疏,独向蓝溪选僻居。
会到白云长取醉,不能窗下读闲书。
才多不肯浪容身,老大诗章转更新。
选得天台山下住,一家全作学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