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中风土诗(其一)

地瘠民如寄,穷乡半古庄。

开荒聊种麦,懒织不栽桑。

寒水鱼无乐,春山草尚黄。

耕田难得穫,更觅禹馀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远地区贫瘠土地上百姓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实感。

首句“地瘠民如寄”,形象地描述了土地贫瘠,人民生活如同寄生一般,暗示了生存环境的恶劣。接着,“穷乡半古庄”进一步点明了地点偏远且历史悠久的特点,透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开荒聊种麦,懒织不栽桑”两句,通过“聊”和“不”两个词,生动地展现了农民在艰苦环境下勉力维持生计的无奈与辛酸。他们只能在荒地上种植小麦以求生存,而无法像其他地方那样进行精细的农作,如养蚕织布等,这反映了当地农业生产的落后和农民生活的艰辛。

“寒水鱼无乐,春山草尚黄”则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自然环境的严酷。即使在春天,山上的草依然枯黄,暗示了气候的寒冷和土地的贫瘠,连鱼儿也无法在冰冷的水中得到快乐。这种景象不仅令人感到凄凉,也反映了当地生态环境的脆弱和恶劣。

最后,“耕田难得穫,更觅禹馀粮”表达了农民们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仍然渴望着能够有所收获,甚至不惜寻找传说中的“禹馀粮”——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食物,以期改善生活状况。这一句既体现了农民们的坚韧不拔,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远地区农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困苦境遇,以及他们在逆境中坚韧不屈的精神面貌。

收录诗词(6)

蒋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羌中风土诗(其二)

少妇氐羌饰,重窑闺阁深。

插花丛绿鬓,解辫受荆簪。

傅溺杨妃粉,投鞋卓氏琴。

邻家闻夜哭,几处白头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宁河王邓愈祠

将军麟阁与云齐,绝塞荒祠落日低。

不是扪苔寻断碣,更无人说邓征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登镇边楼次解大绅先生韵

学士思亲几度秋,塞翁去国更登楼。

百年迁客遥相望,白水河西定白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人日过伯兄贵阳守放鹤洲别业是宋朱希真园林旧址壁上题高工部诗戏作

旧业朱三十五,曾种梅花满枝。

恰喜草堂人日,高三十五题诗。

形式: 六言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