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七夕雨适郑德进馈芳园胡桃时乡人报夷舶因风出洋矣转忆沈约有云胡桃挺自禁地为胡羯奔逃之兆感而赋此(其二)

夷舶飞帆至,才樯海屿高。

使君方借箸,诸将正挥旄。

忽报天风逐,幸纾民力劳。

胡桃时甫馈,此物兆胡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林熙春在丁未年七夕之际,面对雨中收到郑德进馈赠的胡桃这一场景,联想到夷舶(外国船只)乘风出洋的事件,以及古代关于胡桃预示异动的说法,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关切与感慨。

首句“夷舶飞帆至”,生动描绘了外国船只迅速驶来的景象,暗示着外来事物或势力的突然到来。接着“才樯海屿高”一句,通过对比船只的高耸与海屿的高度,进一步强调了船只的壮观与速度。

“使君方借箸,诸将正挥旄”两句,运用了“借箸”和“挥旄”的典故,分别指代政治决策和军事指挥,形象地展现了当时官员们正在积极应对局势的情景。

“忽报天风逐,幸纾民力劳”则表达了对天时变化的敏感与庆幸,暗示了借助自然之力解决问题的智慧,同时也体现了对减轻民众负担的关怀。

最后,“胡桃时甫馈,此物兆胡逃”两句,巧妙地将胡桃与胡人的逃离联系起来,既是对古代传说的引用,也是对当前局势的一种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局势变化的期待与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人物活动与自然现象,通过象征与联想,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与情感寄托,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关注国家命运、关心民生疾苦的一面。

收录诗词(550)

林熙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题汉仙岩

昔年数过仙岩寺,曾欠仙岩寺里诗。

石笋凌空摇兔影,玉莲满地托龙池。

不缘飞锡窥天竺,何自乘槎觅汉机。

我已仙游依白发,遥从海上问摩尼。

形式: 七言律诗

四寿诗(其一)寿陈先生

太丘家世故,总角便知名。

观象传三易,杖鸠作五更。

衣冠从里俗,月旦满乡评。

圣世求惇史,天涯属王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四寿诗(其二)寿薛先生

吾乡推著姓,胶序久娉婷。

说剑倾秦国,守箕重汉庭。

头颅今未白,薜荔老犹青。

喜接烟霞迩,年年仰岁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四寿诗(其三)寿谢先生

君家饶玉树,踰七鲁诸生。

伏枥风前啸,横经雪里情。

松阴含晚照,梧色滋新晴。

五采凤毛在,何须待渭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