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炎昶的作品,名为《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其九)》。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寄托与意象创造。
“桃李贵以色,兰蕙贵以香。”这两句开篇,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桃李之色和兰蕙之香,展现了自然界中的不同美。桃李指代花朵的艳丽色彩,而兰蕙则是因为其芬芳的气息而被珍视。这两种事物各有千秋,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赏。
“蚌胎秘奇彩,萤火耀寸光。”接下来,诗人又用蚌壳中的珠光和萤火的微光来描绘自然界中细小而神奇的事物。这里的“蚌胎”暗示了珍贵与内在的美,而“萤火”则是夜间即逝的短暂光芒,表现出诗人对生命及时间流转的感悟。
最后两句,“中心固了了,竟莫辨否臧。”表达了一种心灵的平静与内在的坚定。这里“中心”指的是内心世界,而“了了”则是形容一种明晰、清澈的状态。这两句传递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把握,以及面对外界变化时,内心不被扰乱的从容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事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内在修养,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生命、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