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墨竹》由明代诗人夏良胜所作,通过描绘一幅墨竹画,展现了竹子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与高洁的品格。
首句“一幅写真竹”,开篇点题,以“写真”二字强调了画作的逼真与生动,仿佛将竹子的形态与神韵尽数捕捉于纸上。接着,“依然老嫩茎”一句,既描绘了竹子从幼小到成熟的生长过程,也暗喻了生命的循环与变化。
“不惊风雨梦,深倚雪霜明”两句,进一步刻画了竹子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与不屈。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严寒霜雪,竹子都能安然无恙,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品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竹子以生命,使其形象更加生动饱满。
“有影浓且淡,无根枯复荣”则揭示了竹子生命力的顽强与自然界的循环规律。竹影或浓或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而“无根”却能“枯复荣”,更是对竹子生命力顽强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生生不息。
最后,“诗魂偏入格,聊寄故人情”两句,表达了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之中,通过墨竹这一载体,寄托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诗魂”不仅指诗人的创作灵感,也包含了对竹子精神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整体而言,《墨竹》一诗通过对竹子形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独特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友情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