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庆祠部松乔五章章十二句(其四)

自励祛俗情,菁华浚灵腑。

况兹大块春,俯仰供吾取。

枝上鸣新禽,窗前过疏雨。

默识造化心,幽室自太古。

妙剂饵微言,嗜欲纷斤斧。

性静心亦清,莫妄希翀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戴亨所作的《寿庆祠部松乔五章章十二句》中的第四章。诗中描绘了诗人自励祛除世俗情感,追求精神的纯净与升华的过程。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如鸣叫的新鸟、窗外的稀疏细雨,以及对造化的深刻理解,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

“自励祛俗情,菁华浚灵腑。” 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决心摆脱世俗的束缚,净化心灵深处的精华,寻求精神上的提升。

“况兹大块春,俯仰供吾取。” 接着描述春天的大自然,无论是低头还是抬头,都能从中汲取灵感和力量,暗示诗人从自然界中寻找精神的滋养。

“枝上鸣新禽,窗前过疏雨。” 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新鸟的啼鸣和窗外的稀疏细雨,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和谐。

“默识造化心,幽室自太古。” 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深刻领悟到造物主的心意,即使在幽暗的室内也能感受到远古的智慧和真理。

“妙剂饵微言,嗜欲纷斤斧。” 这里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深刻的道理比作良药,而各种欲望则比作斧头,强调了正确思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性静心亦清,莫妄希翀举。” 最后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清明,提醒人们不要盲目追求高飞,而是要坚守本心,追求内在的和谐与平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和宇宙真理的探索与追求,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美学特征。

收录诗词(1263)

戴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庆祠部松乔五章章十二句(其五)

翀举希凌霄,疾足争先驰。

岂不矜儇捷,劳瘁令人悲。

灵源竭深蓄,安睹清涟漪。

达非徒自荣,塞贵坚所持。

宝此寿世资,出处两不移。

悯彼荣竞子,自戕安足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尹四孝廉柏亭下第归里二首(其一)

世何爱桃李,桃李多妖姿。

世何爱杨柳,杨柳多柔枝。

妖姿易消灭,柔枝易摧折。

遑复计岁寒,相见成怿悦。

华言互相倾,欺妄联同声。

赋性苟木讷,噂沓憎无能。

文词贵朴老,今人竞佻巧。

瑾瑜耻自衒,谁知是奇宝。

归去东海头,涤荡祛隐忧。

学品唯自信,努力事姱修。

形式: 古风

送尹四孝廉柏亭下第归里二首(其二)

神鲤困泥沙,身命亦何轻。

风雷一朝会,飞腾众所惊。

盲俗无定见,毁誉随时更。

昔日谗谮子,身贵来佳名。

君当效鸾鹤,奋翼起高鸣。

郁郁守蓬荜,谁能谅其诚。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孙烈妇(其一)

人生如秋萚,随风递飘落。

年命如朝霜,倏忽晞骄阳。

人鬼互为邻,今古缩朝昏。

朝昏日哀哭,天地何不仁。

大义联夫妇,和鸣若琴瑟。

男儿重功名,安能免离别。

忍泪强相勖,柔肠暗摧折。

疑惧正徘徊,遽尔成永诀。

岂复贪馀生,展转空泣血。

何如觅泉台,犹得死同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