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鹫十景(其六)饭?台

猿父识?性,身与群猿居。应同支遁马,岂赋狙公狙。

共息贝多树,时分香积厨。

黑衣今不至,长啸意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隐逸生活图景。诗人以“猿父”为引子,巧妙地将自己比作与群猿同居的隐士,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通过“支遁马”和“狙公狙”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隐逸情怀,暗示了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共息贝多树”,“贝多树”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清幽的自然环境,与诗人内心的宁静相呼应。而“时分香积厨”则可能是对日常生活的诗意化描述,强调了在自然中寻找生活乐趣的态度。

最后,“黑衣今不至,长啸意何如”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他似乎在说,即使没有世俗的礼服(黑衣),内心的平静与自由(长啸)依然存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洒脱精神。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灵鹫十景(其七)梦谢亭

相传谢康乐,曾寄杜明师。

此客今为土,何人更解诗。

人空黄叶堕,岁久绿苔滋。

日暮高亭坐,悠然动我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灵鹫十景(其八)理公岩

山僧住上方,高处更苍苍。

不雨云烟湿,长春草木香。

削成看小朵,幽绝拟空桑。

谩识跏趺处,白猿今亦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灵鹫十景(其九)题名塔

雁塔高千尺,东南远建标。

江山留过客,日月记前朝。

铎受天风震,梯经劫火烧。

四贤谁复继,千古意寥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灵鹫十景(其十)呼猿洞

白猿呼不至,洞口白云重。

涧落经霜果,崖留挂月松。

相传来万里,独啸应千峰。

碧玉环犹在,何人识旧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