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仪

铜仪一夜变葭灰,暖律还吹岭上梅。

已喜汉官今再睹,更惊尧历又重开。

窗中远岫青如黛,门外长江绿似苔。

谁念闭关张仲蔚,满庭春雨长蒿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铜制的日晷一夜之间变得像芦苇灰般无用,温暖的气候催开了岭上的梅花。
已经欣喜于汉朝的官员再次出现,更惊讶于尧帝的历法又一次重启。
窗户中看到远处的山峦青翠如黛,门外的长江水绿得像苔藓一样。
有谁能想起那个闭门不出的张仲蔚呢,他的庭院满是春雨滋润的杂草。

注释

铜仪:古代测日影以计时的仪器。
葭灰:古人以葭莩(芦苇内的薄膜)烧成的灰,用以计时。
暖律:指春天温暖的气候。
岭上梅:山岭上的梅花。
汉官:这里代指朝代的更替,或指官员的重新任命。
尧历:指传说中尧帝制定的历法,此处象征新的开始。
窗中远岫:窗户中看到的远方山峰。
黛:古代女子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这里形容山色。
门外长江:门前的长江。
苔:这里形容江水的绿色。
闭关:闭门不出,与世隔绝。
张仲蔚:东汉隐士,以博学多才而隐居不仕,此处以他自比。
蒿莱:杂草,这里指庭院的荒芜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邃的自然景象和历史沧桑的感觉,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与现在、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的感慨。

"铜仪一夜变葭灰",铜仪指的是钟表,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变葭灰"则是形容时间迅速流逝,一夜之间就像青草般凋零。"暖律还吹岭上梅",这里的"暖律"可能指春天的气息,"岭上梅"则象征着高洁与坚韧。

"已喜汉官今再睹"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历史事件的重新体验和感受。"更惊尧历又重开"则是说更加震惊于古代尧帝时期的历史重现,可能在暗示某种历史周期论。

"窗中远岫青如黛"描绘了一个静谧而深邃的自然景象,山色如同墨蓝色的颜料。"门外长江绿似苔"则是对比之下,更显现出江水与岸边植物的鲜明色彩。

最后两句"谁念闭关张仲蔚,满庭春雨长蒿莱"中,"闭关张仲蔚"可能是在提到历史上的某位人物或事件,而"满庭春雨长蒿莱"则是对个人遭遇的哀叹,在春天连绵的雨水中,庭院里生长着茂密的野草。

整首诗语言沉稳,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历史事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个人命运和历史轮回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黄藤山下闻猿

黄藤山下驻归程,一夜号猿吊旅情。

入耳便能生百恨,断肠何必待三声。

穿云宿处人难见,望月啼时兔正明。

好笑五陵年少客,壮心无事也沾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喻东军

四年龙驭守峨嵋,铁马西来步步迟。

五运未教移汉鼎,六韬何必待秦师。

几时鸾凤归丹阙,到处乌鸢从白旗。

独把一樽和泪酒,隔云遥奠武侯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

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苦吟。

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

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

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婺州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

望阙路仍远,子牟魂欲飞。

道开烧药鼎,僧寄卧云衣。

故国饶芳草,他山挂夕晖。

东阳虽胜地,王粲奈思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