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易十五首(其十四)

无心真无事,无事少人知。

无为无处所,无处是无为。行路易,路易人莫惊。

无有无为事,空有无为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行路易”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无”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和心境。

首句“无心真无事”,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然,没有杂念,没有烦恼,生活自然也就简单而真实。接着,“无事少人知”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生活的状态,即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独自享受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种生活状态,既是对外界喧嚣的逃避,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

“无为无处所,无处是无为”两句,更深层次地阐述了“无为”的哲学思想。在诗人看来,真正的“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一种自然、顺应的状态,不被外物所束缚,不为名利所累。这是一种超越物质与形式的境界,体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行路易,路易人莫惊”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即无论身处何方,都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因外界的变化而惊慌失措。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强调,也是对社会和谐的一种呼吁。

最后,“无有无为事,空有无为名”则揭示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漠态度。在他看来,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外在的成就或名声,而在于内心的修为和平静的生活状态。这种对名利的超脱,是对人生更高层次追求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无”字的反复使用,构建了一个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世界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自我、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6)

傅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行路易十五首(其十五)

无我无人真出家,何须剃发染袈裟。

欲识逍遥真解脱,但看水牛生象牙。

行路易,路易君谛听。无觉无菩提,无垢亦无净。

形式: 古风

率题六章.第一章叹伫归珠至今获(其一)

携明是今日,感应在明阳。

想思深洞尽,企子实难当。

朝忆生眷恋,夕望动心伤。

若期灵树下,度脱不相忘。

忍见孤憔悴,俱愿普趋蹡。

双飞白日顶,出气紫云光。

神龙左右梵,散花来芬芳。

菲菲常乐境,蔼蔼升金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率题六章.第二章叹断高遂背元志(其二)

近背天宫乐,念苦暂羁斯。

舒散金来抱,流缁布交知。

唯仰相随善,依领使忘疲。

同登八位境,共乐宝莲池。

肉身变金体,妙果遂众奇。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率题六章.第三章劝修无上道(其三)

改缁素容转,体净得金兰。

从修无上道,常乐自然完。

拂拭明珠莹,光发遍界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