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灵隐寺的壮丽景色与深厚历史底蕴。诗人以“越岭来探海内奇”开篇,表达了对灵隐寺独特魅力的向往与探索。接着,“湖光山色两相宜”一句,生动展现了灵隐寺周围山水相映成趣的自然美景。
“泉流不异临川日,石老犹怀未凿时”两句,通过对比,赞美了泉水和岩石的永恒之美,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它们都保持着原有的风貌,见证了时间的流逝。
“鱼梵悠扬清晓发,绮罗杂遝夕阳迟”描绘了清晨与黄昏时分,灵隐寺内鱼儿在水中悠然自得,梵音飘荡,而人们在夕阳下或游走或驻足,享受着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最后,“新逢宸翰褒岩壑,千古云林道可期”表达了诗人对灵隐寺及其背后深厚文化底蕴的赞赏与期待,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深入了解并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灵隐寺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与传承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