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望湖

春城绿野郁相望,闲客闲来兴自长。

不见暮云成宿雨,空看芳草到斜阳。

花生恶土终成笑,兰不逢人自信香。

虽有尘缨无处濯,坐观渔者满沧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春天的城池与翠绿的田野相互映照,闲适的游客悠然自得兴致渐浓。
傍晚的云彩未化作连绵雨,只能独自欣赏青草直到夕阳西下。
花生在贫瘠的土地上终究被人嘲笑,兰花即使无人欣赏也坚守自我香气。
虽然我身上的尘埃无处洗涤,只能静坐观看渔夫们在沧浪江中泛舟。

注释

春城:指春天的城市,景色宜人的地方。
闲客:指悠闲的游客或诗人自己。
暮云:傍晚的云彩。
花生:比喻在艰难环境中生长的事物。
兰:象征高洁的品质。
尘缨:比喻尘世的烦恼或官场的束缚。
渔者:指打鱼的人,这里可能象征隐士或逍遥的生活。
沧浪:古代江名,这里寓指广阔的江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郊野风光图。诗人站在春天的城市里,眺望着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心中充满了悠闲和喜悦。"闲客闲来兴自长"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享受与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不见暮云成宿雨,空看芳草到斜阳"通过对比,突出了春日晴朗的天气和大自然生机盎然的一面。诗人没有看到即将来临的夜晚云层累积成为雨水,只是单纯欣赏着随风摇曳、沐浴在斜阳下的芳草。

"花生恶土终成笑,兰不逢人自信香"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中植物坚韧生命力的赞美。即使是在不宜生长的环境中,花朵依然能够绽放笑容;而兰花,即便是孤独无伴,也依旧保持着自己的清香。

最后两句"虽有尘缨无处濯,坐观渔者满沧浪"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淡定心态。尽管身处尘世,但诗人的内心却如同那不为波涛所扰的渔者一样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享受自然之美的心境。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春晚雨后

东风柔弱事春权,剧雨无端转怆然。

不惜好花都委地,却令远草直平天。

龙蛇久蛰应思奋,蛙蝈乘时巳自先。

绿柳由来却堪笑,叶眉愁剧遂长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洗竹

去年春笋密相扶,洗去心图翠色疏。

高节欲令人尽见,枉枝何惜手亲除。

临川常可持为钓,待凤犹能饱有馀。

须看月明风劲夜,寒声薄影满茅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秋日偶成呈杜子长显之兼简仲美刘丈

丈夫不合自穷愁,藜藿先须天下忧。

君不唐虞皆我罪,民推沟壑更谁尤。

须将兼济为吾事,若只诚身亦我羞。

满纸古人皆有道,如其所学愿轲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日寄满子权

楼前暮霭暗平林,楼上人愁意思深。

未必薄云能作雨,从来秋日自多阴。

三年客梦迷归路,一夜西风老壮心。

欲作新声寄遗恨,直弦先断泪盈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