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其四)

楚王称令尹,樊姬笑非才。

穰侯擅关中,畏见客子来。

咄咄妇人者,忠怀良可哀。

相国食重禄,日久伏嫌猜。

王稽车中士,谈锋岂藉媒。

惜哉智苦迟,窥关终见摧。

千秋秦人居,函谷空崔嵬。

霸图与诡谋,倏忽成黄埃。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咏怀(其四)》由明代诗人梁有誉所作,通过历史典故和人物描绘,表达了对权力、忠诚与智慧的深刻思考。

首句“楚王称令尹,樊姬笑非才”,以楚国历史为背景,讲述了楚王任命令尹时,其夫人樊姬因认为新任令尹无能而发出的笑声,隐含了对权力更迭和人才选拔的讽刺。

接着,“穰侯擅关中,畏见客子来”两句,提到穰侯在关中的权力独大,害怕外来的客人,暗喻了权臣的自大与恐惧。

“咄咄妇人者,忠怀良可哀”一句,诗人对樊姬的讽刺态度进行了反思,认为她的行为虽出于对丈夫的忠诚,但最终却显得可怜,体现了对女性角色在权力斗争中地位的同情。

“相国食重禄,日久伏嫌猜”则揭示了高官厚禄背后可能隐藏的不信任与猜疑,反映了权力体系内部的复杂关系。

“王稽车中士,谈锋岂藉媒”中,诗人以王稽为例,说明即使有才华的官员,也难以凭借口才完全避免被权力斗争波及的命运。

“惜哉智苦迟,窥关终见摧”表达了对那些因智慧不足或时机把握不当而失败者的惋惜之情。

最后,“千秋秦人居,函谷空崔嵬。霸图与诡谋,倏忽成黄埃”总结了历史的变迁,秦人曾雄踞一方,但最终都化为尘土,霸业与阴谋终归于虚无,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轮回。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权力、忠诚、智慧与命运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收录诗词(235)

梁有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怀(其六)

白日匿大谷,惊风飘无时。

猛虎前噬人,玄熊嗥声悲。

怅彼远行子,严霜履崄巇。

朝征裹刍糒,日昃不知疲。

问客何方来,王事有程期。

结发事明主,捐躯诚不辞。

群龙翔天路,皇风肃以夷。

树泽周荒裔,蠕息咸熙熙。

奈何彼行客,岁晏恒苦饥。

上天垂末光,白骨衔恩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咏怀(其八)

楚楚繁华子,出入铜龙门。

绸缪萧贡交,肝胆金张援。

豪举倾里闾,彯缨服华轩。

广庭一流盼,咸称国士恩。

鼎鼎百年尽,身名复奚论。

东海鲁连子,拂衣笑平原。

寂寂张仲蔚,蓬蒿日满园。

当年既无营,世远道弥尊。

春华岂不艳,不如树兰荪。

秋风岂华屋,零落馨香存。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咏怀(其十)

逸士慕同调,自昔有求羊。

尚子志遁栖,禽庆与翱翔。

川谷莽径复,阡陌亦相望。

岁晏耕穫馀,田父为举觞。

念彼素心人,盈盈天一方。

倦翼思弭林,悲鸣恋匹行。

纬萧与货药,毋乃扬孤芳。

斯人今则违,侘傺申此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咏怀(其十一)

至人袭气毋,所餐唯沆瀣。

朝衡暮华嵩,神游八区外。

遗言庶可诠,至宝良在内。

一气中夜神,德门贵虚待。

广成说岂诞,鸿宝术斯在。

谁其齐死生,斯理或不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