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城上草”为题,描绘了城墙上生长的草木,借以抒发情感与感慨。诗人刘俣在南北朝时期创作此诗,通过“植根非不高”这一句,巧妙地表达了草木虽生于高处,却难以抵挡风霜侵袭的无奈与悲哀。这里的“非不高”,并非指草木生长的高度不够,而是强调其根基深厚,却因外界环境的严酷而无法茁壮成长。

“所恨风霜早”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情感所在——对自然界的无情与时间的残酷感到遗憾和痛心。风霜,作为自然界中不可避免的季节性现象,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深深忧虑,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与时间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愁。通过“城上草”的形象,诗人将个人情感与普遍的生命体验相结合,使得作品具有了深邃的哲理性和强烈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1)

刘俣(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为童谣

可怜可念尸著服。孝子不在日代哭。

列箫暂鸣死列族。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雪诗

寒鸢响云啸,悲鸿哀夜号。

箕飙振地作,毕阴骇曾高。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夏潦省宅诗

风棹出天街,星言指沈室。

顿楫俄毁垣,恻然悼穷陌。

春为发大道,夏为溆潮拆。

贵者陋怀居,鄙人安朝夕。

生长数十载,幸佑见衰白。

堂遗孤孩音,庭馀笄龀迹。

入似聚族慰,出为里仁惜。

形式: 古风

楚妃叹

玉墀滴凄露,罗幌已依霜。

逢春每先绝,争秋欲几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