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泉声恰似世情恶,山色不如归兴浓。
自恨十围无处著,何如瘦作束腰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独特感受与深沉的情感。"泉声恰似世情恶"中的"泉声"指的是溪流的声音,而"世情恶"则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悲观,感觉到周围的一切都不如意。这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矛盾。
"山色不如归兴浓"中,"山色"指的是山川的颜色,"归兴浓"则是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这里的"不如"并不是贬义,而是强调了诗人归心似箭的情怀,比喻出他对于故土的渴望和眷恋。
"自恨十围无处著"一句,"十围"在古代指的是宽度或尺寸,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才华或抱负,而"无处著"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施展抱负的自责和无奈。
最后,"何如瘦作束腰蜂"一句中,"瘦作束腰"形容诗人因忧虑而消瘦,"蜂"比喻的是勤劳、努力不懈的精神。这里诗人似乎在自嘲,自己虽然像勤劳的小蜂一样努力,但终究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华。
总体来看,这首诗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它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的情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个人的无奈与自嘲。
不详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蓬窗夜雨短长梦,啼鸟唤人新旧愁。
万里论文一樽酒,醉和明月上扁舟。
千囷未必将军喜,五斗难消令尹愁。
若使渊明逢鲁肃,折腰应到脚跟头。
厄堂有事留司马,凌阁无名问太宗。
我且盘桓君且去,归斯千载约芙蓉。
半间屋抵斗来大,一个身同山样高。
侧坐斜眠俱不得,烦君除去一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