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为政残苛兽亦饥,除饥机在养疲羸。
人能善政兽何暴,焉用劳人以槛为。
这首诗是周昙在唐朝创作的,体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和批判。诗中的“为政残苛兽亦饥”指出了即便是在推行严苛政策的情况下,连野兽都无法充分享受自然恩泽,这种政策导致的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惨状。“除饥机在养疲羸”则进一步揭示了统治者对民众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人民被逼至疲弱无力,只能苟且偷生。
接下来的“人能善政兽何暴”表达的是,如果人类能够施行仁善之政,为什么还要让野兽变得凶猛?这里的“兽”象征着社会中的暴戾分子,他们的出现往往是因为社会的不公和人的恶政。最后一句“焉用劳人以槛为”则质疑了这种对民众的不断压榨与剥夺,强调了统治者应该反思自己的施政之道,而不是继续加重人民负担,用来修筑城垒(槛)守护自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人与兽、善政与恶政,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和社会正义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统治阶层的严厉批评。
不详
叛奴逃数岂堪留,忠节曾无肯到头。
朱异早能同远见,青衫宁假帝登楼。
救兵方至强抽军,与贼开城是简文。
曲项琵琶催酒处,不图为乐向谁云。
粗衣闲寂阅群书,荐达嫔妃广帝居。
再实伤根嫌贵宠,惠慈劳悴育皇储。
成败非儒孰可量,儒生何指指萧王。
萧王得众能宽裕,吴汉归来帝业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