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成败非儒孰可量,儒生何指指萧王。
萧王得众能宽裕,吴汉归来帝业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周昙的《后汉门·光武》,表达了对历史成败原因的思考以及对汉光武帝刘秀复兴汉室的赞美。
"成败非儒孰可量" 这一句,意味着历史上的成功与失败不是简单可以衡量的,它超出了常人的理解和判断。这里的“儒”指的是儒家学说,而“孰”则是一个疑问代词,用来询问谁能做到。
"儒生何指指萧王" 这句话中,“儒生”指的是接受儒家教育的人,他们在讨论历史时,总是指责萧王,即西汉末年著名的将领、政治家萧何。这里诗人质疑这些儒者为何总是批评萧王。
"萧王得众能宽裕" 这句话表明萧何虽然被后世儒生指责,但他在位时能够得到民心,表现出他的宽厚和能力。
"吴汉归来帝业昌" 这一句中,“吴汉”指的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他曾在江南(古称吴地)起兵,最终统一了国家。这里赞美他恢复了汉朝的帝业,使其重新昌盛。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成败原因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汉光武帝刘秀复兴汉室的肯定态度。
不详
咸怨刑科有党偏,耕夫无不事戎旃。
是时老幼饥号处,一斛黄禾五百千。
狱无良吏雪无由,处处戈鋋自执仇。
吕母衔冤穷老妇,亦能为帅复私雠。
鱼悬洁白振清风,禄散亲宾岁自穷。
单席寒厅惭使者,葛衣何以至三公。
为国推贤匪惠私,十金为报遽相危。
无言暗室何人见,咫尺斯须已四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