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张秘监阁老喜太常中书二阁老与德舆同日迁官相代之作

珠树共飞栖,分封受紫泥。

正名推五字,贵仕仰三圭。

继组心知忝,腰章事颇齐。

蓬山有佳句,喜气在新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珍珠树上同飞翔,分别接受封赏的紫色封印。
遵循正道以五个字为名,显贵官员仰仗三块玉圭的象征。
深知继承职位是荣耀,佩带腰章之事也井然有序。
蓬莱仙山上有美妙的诗句,新题中洋溢着喜悦的气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权德舆所作,名为《酬张秘监阁老喜太常中书二阁老与德舆同日迁官相代之作》。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辉煌,充分展现了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首句“珠树共飞栖,分封受紫泥。”以珠树比喻官职的高贵和权力的传承,飞栖象征着荣升,分封受紫泥则指代官员接受皇帝赐予的印信。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汉朝以来的制度,即皇帝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授予印信作为权力的象征。

“正名推五字,贵仕仰三圭。”这两句表达了对官职名称和等级的尊崇,以及对高官厚禄的向往。五字可能指的是官职的正式称谓,三圭则是古代用来象征官职高低的器物。

“继组心知忝,腰章事颇齐。”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先辈传下的恩赐与责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激之情。腰章作为官员身份的标志,其齐整也象征着对职责的认真对待。

“蓬山有佳句,喜气在新题。”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愉悦的情景,蓬山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或隐喻,佳句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而喜气和新题则表达了对新的任命与职责的期待和激动。

整首诗通过对官职、权力、责任与期待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唐代士大夫对于仕途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388)

权德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字:载之
  •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 生卒年:759年-818年

相关古诗词

酬灵彻上人以诗代书见寄

莲花出水地无尘,中有南宗了义人。

已取贝多翻半字,还将阳燄谕三身。

碧云飞处诗偏丽,白月圆时信本真。

更喜开缄销热恼,西方社里旧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酬陆三十二参浙东见寄

骢马别已久,鲤鱼来自烹。

殷勤故人意,怊怅中林情。

茫茫重江外,杳杳一枝琼。

搔首望良觌,为君华发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酬裴端公八月十五日夜对月见怀

凉夜清秋半,空庭皓月圆。

动摇随积水,皎洁满晴天。

多病嘉期阻,深情丽曲传。

偏怀赏心处,同望庾楼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綵结之贶以诗还荅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綵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

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