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吴孺子的《岁暮》描绘了一幅岁末冬日闲居的画面。首句“越客好游当岁暮”点出主人公的身份——来自越地的游客,在年终时节特别喜好出游。他选择在草堂中独处,享受宁静,“草堂习静自情亲”,表现出对这种清静生活的亲近和喜爱。
接下来,“闭门觅句留残腊”写诗人闭门构思诗句,沉浸在创作中,直到岁末腊月将尽。“倚杖看山待早春”则展示了他倚杖远眺,期待春天的到来,流露出对新春的期盼和对自然的热爱。
“鸟雀入林知有我”一句,通过鸟雀归巢的动作,暗示诗人的存在感,也寓言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烟霞为伴若无身”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山水烟霞融为一体的心境,仿佛忘记了自我。
最后,诗人想象着“何当别去西湖上,万树梅花刺眼新”,表达对西湖梅花盛开的向往,以梅花的新鲜刺眼反衬他对新年的热烈期待和对旧岁的告别。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岁末的闲适生活和对新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